APP下载

档案规范化管理浅析

2019-03-22徐冬梅

卷宗 2019年9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制度工作

摘 要:今天的现实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明天的档案就在“我们”身边。档案是历史记录、文化传承最为原始、最贴近真实的见证。加强档案管理,使之准确、科学地记录企业发展历程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档案规范化;基础管理

1 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由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才知道了司母戊鼎、见识了钟鼎文,也见识了大篆小篆。前者有实物为证,后者有书(刻)写于竹简的记录。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实物在传承文化、展示史实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完整、详实的档案更是其中最权威、最完整的载体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讲话: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今天的我们具备前人所不具备的物质条件和科学、规范的体系,依法规范档案工作,对于昨天、今天、明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2 档案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发展需要依托各种信息、资料、数据支撑,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积极地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在现实工作中,档案工作作为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重视企业档案工作,因企业改革重组、机构调整、管理人员更换、公章注销以及原始资料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一些单位的基建项目、人事信息、科研成果等重要档案资料未能集中保管,散落各业务部室,一旦人员调整、办公场所改变很容易造成档案遗失。时间线性发展、历史不可逆转,保存历史发展轨迹的原始记录随着时间的流逝将越来越珍贵,一旦遗失将无可挽回。因此,要充分重视档案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应该留下企业成长的轨迹,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提供方向和启示。

3 加强制度建设是落实依法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途径

《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保管的规范化,标准化”。

3.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有了健全完善制度才能保证档案工作科学有序,才能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寻,有据可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重点建立和完善《档案保密制度》、《库房保管制度》、《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借阅注意事项》、《防火安全制度》、《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必备制度,根据各单位情况应相应制定各类评查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纠错机制,坚持“谁产生、谁录入、谁审核”的原则,在管理体制上理顺工作界面、明确工作职责,在制度建设上统一服务内容、细化服务标准。

3.2 严格监督 制度执行

各项工作制度制订后,档案部门只有认真、规范、不折不扣的执行制度,才能使制度在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否则制度将会是一纸空文。

1)强化领导,加强统筹。为了提高档案制度的落实效果,要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把档案工作制度与各项业务制度的落实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检查。

2)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因此,要严格落实制度规范,不能擅自行事。

3)突出重点,责任落实。重点加强档案产生部的责任落实。遵循“档案管理规定”要求,执行“电子文件、实体档案同时归档”及“谁产生、谁录入、谁审核”的原则。

3.3 开展考核 落实奖罚

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各单位基础管理工作质量的一把标尺。要明确各层级人员职责,签订责任书。同时,年初要制定档案工作要点,对档案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和部署;年中,要求各单位(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自检自查,组织对档案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年末,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考评,针对单位中出现的机构不健全,利用手续不完备,归档材料不齐全,整理过程不规范,系统录入不准确等问题进行通报,要求逐项落实,限期整改。对有创新意识的先进做法进行表扬。并将考评结果纳入KPI考核管理体系,直接与单位的绩效进行挂钩,形成激励机制。

4 加强业务建设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工作也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信息化、数字化电子管理转变。数据交换、信息传递、资料共享利用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4.1 慎重选派档案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工作态度决定其对完成工作质量高低。所以,慎重选派档案管理人员是管好档案的重要因素,各级档案部门领导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尽可能选派业务能力强,工作心细,品行端正,安心本岗位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负责档案工作,确保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和质量。

4.2 全面开展档案知识培训

定期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学习专业知识、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学习,能不断深化了解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持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邀请档案管理专家、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普及档案新知识、新内容。让档案专职人员带动负责归档的档案兼职人员,以专带兼、以师带徒,运用传帮带方式完善档案队伍建设。同时,企业内部经常进行《档案法》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让全体员工具备档案知识,让档案管理在企业中透明。

4.3 加强交流 创造互相学习的平台

在每年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总结成熟经验和创新成果活动。让各单位(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了解,让兄弟单位间好的做法及先进经验得到推广,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促使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5 营造良好档案管理氛围

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增加居民的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人人重视归档工作的良好氛围成为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5.1 从居民关心点入手,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

以关注民生问题为宣传重点,多角度向社会宣传贴近民生、贴近公众的档案报道,利用内部电视台、院区公告栏、网络档案小知识答题活动、宣传册、“档案在你身边”等活动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居民与职工认识档案、了解档案、走进档案。让大家自觉维护档案。

5.2 拓展档案收集工作视野

建立档案收集网络图、工作联系群,构建档案收集工作信息交流、沟通协调平台,利用电子档案精准、高效、易存、不易损的特性,实现电子化档案和传统档案良好融合,相互补充。

5.3 增强全员档案法制观念

为提高居民对档案的进一步认识,定期开放档案馆让公众参观,举办档案专题的报告会、讲演会、讨论会。利用6月9日“国际档案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举办各种档案展览,宣传档案知识、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营造大家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培育档案法制观念,提高档案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從居民到学生到全员,普及档案法,普及档案知识,强化全员档案意识。

6 结束语

在新时代下,企业档案工作必须围绕着“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民生服务”,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寻根溯源,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依法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总结经验、探求规律。持续推进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的发展,在法制框架下实现规范化,不断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利用。

参考文献

[1]《档案法实施办法》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管理手册》2014版

作者简介

徐冬梅,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信息档案站站长,中级馆员。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制度工作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选工作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