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

2019-03-22邹烈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邹烈刚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不少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加大了学生党员教育的工作难度以及必要性,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撞击以及企业环境的影响,学生入党动机不再单纯,很多学生认为入党可以为今后发展取得优势或者是打好找工作的基础,因此多数申请入党的学生思想以及观念存在偏差,高职院校学生入党选拔、教育以及管理难度增大。功利化思想,导致学生参与党员教育活动中,立足于个人发展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及社会主义思想等,集中式的党员发展培育机制,难以从根本上纠正观念偏差,对培育机制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大三上学期就要出校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预备党员期间难以继续接收教育,容易受到社会思潮以及工作环境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党校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模式单一。不少高职院校党校培训形式化明显,培育模式都是集中式班级教育,按照专业或院系集中教育申请入党的学生,教育方法也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师以学习笔记、思想汇报以及考勤来确定学生的考核结果,来决定学生是否党校结业。然而作弊以及开卷等使得学生参与党员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足,都是临时抱佛脚看党校书籍等等,并没有实质性地提升学生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及奠定政治立场。再加上党校上课教师部分理论水平有限、教育方式方法落后,教材内容陈旧空泛,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考察及教育不全面,缺乏宿管阿姨、班主任、专业负责人、团队负责人、辅导员、班级干部、宿舍同学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共同考察和评价。

(三)缺乏对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以“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为主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使得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其他学生一起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等等,人员的分散导致党支部后续教育以及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考察等难以顺利实施,后续工作无法及时跟进。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实践时间增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本就短,增加顶岗实习实践以及调整实践课程后,参与党员教育以及管理的时间更是被缩减。学生若是进入企业,企业对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视度更是不足,即使企业也有党小组、党支部,依旧难以全面推进后续党员培育工作。

二、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党员发展方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要统筹协调兼顾学生实际情况,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综合设定学生党员发展数量、调整专职党务干部的配比比例,顶层设计高校发展指导性计划,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以及学生支部支委的选拔标准优化,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以各种实践教育活动以及专题讲座等,丰富学生党员的培育,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实践能力,调整经费投入比例奠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环境,提供物力、财力的保障与支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入党动机不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在全校范围内拓展对象,采用全方位、全过程考察方式,针对各种思潮、文化等对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拓展党性教育渠道,以互联网、新媒体等为载体建设党员教育新途径,端正党员入党动机以及强化理想信念教学等等,以时政为主展开主体研讨会,发挥学生自主性以及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党性认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若是学生毕业后未找到单位,可以保留两年的组织关系,专门成立流动党员管理小组以学生支部为主加强他们的教育管理,尽快落实学生流动党员档案转移、教育培训等工作,加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

(二)优化网络资源环境,构建网络阵地。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重点在于高效、科学化使用网络媒体,构建线上党员教育培训阵地,以科学化推进党员培育机制,避免党员分散、党员管理薄弱环节存在等问题,以网络缩短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等等,以“互联网+”改变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以新方法、手段等构建网络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提高网络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管理。以高质量学生党建网络网站形成互联网党建一体化机制,将网络建立在党支部基层党组织中,明确党务工作保证学生质量,贴近学生生活与管理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丰富教育内容以及拓展教育形式;挖掘网络功能,利用网络渠道发挥网络信息共享、交流、互换等优势,直观、便于传播等原则构建网络教育视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文献资料与教育视频结合,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拓展党员教育途径,提高党员觉悟性以及教育实效性。

(三)构建校企党建工作模式。深入企业发展与管理,构建校企党建工作模式,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从企业环境、学生工作以及党员培训等多角度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方案,以企业党建为主,学校调配党务人员进行协助,构建集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及考察培养等制度为一体的党建业务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党支部,架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双向联动机制互相学习与借鉴,实现党员发展工作的无缝对接,推进校企文化融合,促进党员培训管理,形成“党建共建”的长效机制,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热情,促进顶岗实习任务圆满完成。针对党员发展周期短、时间紧的特点,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以及蹲点制度相关工作,以日常联动机制掌握学生党员的发展情况,以专业教师以及党务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掌握与了解学生党员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从而顺利度过顶岗实习期。

三、结语

大学生党员发展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实现我党优质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必须要立足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抓住学生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虚拟网络更为有效地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性修养以及优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实现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挥高职院校的育人阵地作用,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抓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实质性提高党员对党基本知识、方针、路线等了解与掌握,并能够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影响及模范作用,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以及能力,探索出有效、科学的学生党员发展培育机制。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