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3-22黄凤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旅游

□黄凤琦

一、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特点

(一)理论性。作为旅游学的根本性的学科,《旅游学概论》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它会告诉学生“旅游活动”是什么,“旅游者”如何定义,“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旅游业”包括哪些部分。这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对学生而言是必要的,没有理论的指导和宏观的认知,学生无法理解“旅游”为何。这也便于学生走向旅游的相关行业后,更加系统地认知的“旅游业”,甚至,能够在工作时间后,重新从理论上思考“旅游、服务和管理”等内容。所以,理论的价值是教会学生一些旅游基本的概念和内容[1]。

(二)基础性。如果把“旅游学”作为一棵大树,树干就是“旅游学”本身,树枝就是“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部门”、“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旅游学概论》应该就是树根。所以,《旅游学概论》对于旅游管理的学生来讲,就是最基础性的学科,是大厦的地基,所以地基必须打牢,才能进行后续的专业课程。由于它的基础性地位,因此,作为专职教师,务必细致、认真地教导和讲解,为学生打好基础。

(三)实践性。作为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与本科和研究生层面不同。除了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实践性。因为高职的旅游管理教育,通常培养的是旅游相关的企业服务人员和未来的管理人员。在高职《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就业和实践性,太理论化学生可能没有兴趣,同时也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教师在课堂中多涉及一些真实的案例,或者有条件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去企业见习或者短期的实习。

二、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缺乏兴趣。《旅游学概论》涉及很多相关理论,比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对于很多高职学生理解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刚开始有兴趣,但是后面涉及理论部分教师的讲解也太过宏观,对课程缺乏兴趣,上课走神甚至不听课的情况屡屡发生[2],进而影响课堂效果。

(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以笔者的经验来看,《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多数教师的上课模式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兼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内容还是相对单一。教师不太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也极其乏味,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比较低,课堂气氛沉闷。

(三)课程学时设置较短,考核方式较为传统。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上,课时安排的往往是32个课时。很多时候,课程没法正常上完,甚至只能上到一半,关键部分的内容无法涉及到,导致学生对课程不能全面了解。同时,在考试方式上往往是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相关旅游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掌握,所以,学生也往往是在考前死记硬背,以此通过考试。考核模式还是以单纯的应试的方式为主,这样难免会造成考核不太全面,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对概念的记忆为主,考过即忘的问题。

(四)课程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的实践性没有得到突出。高职《旅游学概论》本应该更多涉及到企业实践的问题,因为就业方向主要是旅游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多是理论介绍。学生很难单纯地从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到实际对游客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导致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觉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用处不大。

三、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一)多结合实际的旅游案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旅游学概论》上课过程中,多引用实际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学生在酒店服务过程中如何应对客人的投诉,如何去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如何去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参与课堂。甚至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二)改变单一理论授课模式,丰富课堂形式,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旅游学概论》由于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是教师理论讲解课本知识,导致学生的兴趣不大,课堂效果不好。可以全部分小组来讲解,每个小组讲解其中一节,并且上台汇报,其余小组对汇报小组提问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在旅游相关的课程中实验过,确实能够比教师单纯讲授理论收效好很多。

(三)延长课程学时,开展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作为旅游学的基础性课程,必须要保证课时量,所以务必延长对《旅游学概论》的课程课时,以便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完整地接受相关知识和理论。通常来说至少要保证48个课时量,才能系统全面地讲授《旅游学概论》的内容。同时,对《旅游学概论》的课程考察,除了闭卷考试外,也要结合学生的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情况,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四)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企业见习,从实践中了解旅游活动。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旅游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人才,因此,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更要有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学习。所以在课堂之余,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去旅游企业见习,甚至去短期实习的机会。当然,也可以让旅游企业的高级主管和经理,或者多年的旅游从业人员来学校讲学,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去企业见习或者实习,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旅游学科、旅游活动、旅游企业以及对旅游服务的理解,便于他们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四、结语

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工作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目前来说,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总体而言,需要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也希望,作为旅游学科方面的专业教师和学者积极努力,推进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改工作的逐步完善,为国家培养跟多优秀的旅游人才。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旅游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