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直播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3-22王亚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院校政治高职

□王亚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成熟,截至2017年,中国网络直播服务的用户规模已达3.43亿。手机视频直播形成了庞大的价值市场,吸引着大量资本的投入。资本驱使加上网络舆论,使得移动直播成为全民最火热的娱乐生活方式。手机直播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新媒体工具,习近平总书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手机直播等新媒体工具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不管是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都意义深远。手机直播等新媒体工具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传统单向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变为生动双向的“心”沟通方式。“手机直播+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潮与经典的结合,为手机直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了新的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也是今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标。

一、高职院校学生使用和接受手机直播的情况分析

手机直播平台的多样信息进入高职学生的视野之中,并深深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水准。通过对河南某高职院校调查发现,手机直播APP在大学生中已经遍地开花,这项新媒体技术对高职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深入而彻底的。有关手机直播使用情况第一项“您是否申请过且在使用手机直播账户,包括抖音、快手、斗鱼等APP?”选项,选择“申请且使用”的学生人数100%。在有手机直播账户的大学生中,多个同学拥有抖音、快手等多个直播平台的账户。

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直播使用非常频繁。手机直播每天都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高达45.5%的学生使用在6小时以上,也就是说甚至上课时间也有同学在刷直播。在被问到“你在读的班级或学校是否使用手机直播等网络直播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65%的学生答案都为“从来没有”。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尚未认识到手机直播这一新兴直播工具的重要性,目前基本没有利用手机直播来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手机直播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手机直播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的机遇。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数据统计报告》,移动终端的使用群体在年龄结构分布中,“00后”已经成为移动终端的忠实客户,在人群职业结构分布中,大学生成为手机直播的主力用户人群,高职院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直播数量也占据很大比例。可见手机直播已经深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手机直播不仅革新了传统思想政治传播方式,也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之间(主体和受体)实时双向互动的关系。

1.共享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手机直播环境下,网络信息多而杂,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不断推陈出新,超快速度、超大容量、超新讯息,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内容全面而深入,选择性更多,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获取到思想政治资源。共享时代共享的不仅是信息资源,更多的是思想政治觉悟。依据手机直播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提升思想政治高度,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2.“手机直播+”思想政治教育。在手机直播等新媒体工具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创新。手机直播的出现使得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模式不再使用,转而代之的是一(老师)对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模式,这一新型模式为师生间的平等、实时互动提供了可能,赋予了两者之间平等交流的权利和自由。

(二)手机直播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高职院校的“00后”大学生出生在网络信息充斥的时代,各种手机直播APP环绕,他们喜欢新潮而刺激的新兴事物,但是年轻使得他们在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诱惑时缺乏恰当的自控能力,很有可能一时缺乏监管在直播APP上大放厥词,宣泄自身的不良言辞和情绪。

1.手机直播实时互动,传递内容复杂多元。手机直播的技术突破了地区、时间的限制,向交互的方向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拥有选择权很多,选择空间大,手机直播的运用还能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能否保证真实信息的有效互动,这还有待考证。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海量的信息进行选择,将优质、时代性强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宝贵资源,利用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直播环境虚拟平等,信息资源丰富繁芜。高职院校大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而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接触到各种复杂的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社会及道德自制观念不强,大学生很容易在价值观、人生观上迷失,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

三、手机直播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与手机直播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手机直播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更要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核心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育人规律,时刻关注大学生是思想独立、行为自由的个体,运用手机直播+爱心的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创新教育的工作方法,鼓励、帮助、引导大学生有才能时善于展现自我、有问题时大胆修正自我。

(二)革新高职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变传统思维路线,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手机直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手机直播紧密结合、主动作为,加强运用手机直播等新媒体的力度和深度。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手机直播APP传播速度快、与时俱进、广泛覆盖等优点,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新桥梁。

(三)手机直播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

1.将手机直播融入到大学生组织及生活建设中。在手机直播平台上进行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党团组织也要利用直播APP,在各大直播APP上发布直播,开展工作。通过各种直播平台,定期不定期的不断给学生进行党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党的理论。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重视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对社团的发展要给予最大程度人财物的支持。在各大直播APP上宣传社团情况和活动,吸引个性化类型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提升自身魅力。

2.将手机直播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第一,手机直播APP为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融合构建了新平台,可以实名可以匿名,可以时播可以回播,是新型情感融合平台。手机直播为大学生情感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大学生调节压力提供了新方法。手机直播是一种新型情感交流方式,是学生交往中的全新虚拟手段。第二,利用手机直播平台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利用手机直播APP进行心理健康直播,学生登录直播就可以随时了解感兴趣的心理知识。

(四)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0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十分强大,手机直播环境下,通过直播APP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格,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性,自发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最大程度将学校所学转化到日后工作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自律习惯和能力。另外,要加强网络法制意识的培养。随着手机直播等新媒体工具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影响越来越大,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经通过并正式实施。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时刻明白手机直播虽然虚拟,但不是完全意义的无规无矩,所有的直播账号都将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所以应不断提升自身在直播账号中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爱意识。

猜你喜欢

院校政治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