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调查分析

2019-03-22张丽丽刘世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资料案例

□田 谧 张丽丽 刘世铎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为了解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对会计学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

一、现状调查分析

(一)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认识,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审计理论抽象,审计课程难学;94%的学生认为审计课程实践性强,有必要加入案例学习;57%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有兴趣,愿意参与。可见,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进行审计案例学习。

(二)学生对选取案例的认识。对于目前上课采用的案例,54%的学生认为关于实际操作的案例太少;38%的学生认为选取的案例过于陈旧,与现今社会相差太远;24%的学生认为选取的案例不够典型;18%的学生认为案例相关资料难以获取,影响学生进行分析。

(三)学生案例课前准备。在案例教学课程之前,89%的学生会对案例进行阅读,上网查找相关资料;44%的学生会翻阅以前的会计、审计教材寻找答案;35%的学生会在课前与同组学生进行沟通、讨论;22%的学生会将自己的课前思考形成书面式总结。

(四)学生案例教学组织的认识。在教学组织方式上,57%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教师提出案例,由每组学生进行案例的讲解和分析;32%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教师提出案例并讲解,提出问题后由学生讨论,回答问题;11%的学生希望由自己寻找案例,课堂上分享、讲解;3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驾驭整个课堂的能力欠缺;3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案例的总结不够;40%的学生认为分工不明确,部分同学的参与度不够。

(五)案例教学效果调查。通过调查显示,2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效果很好;41%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一般;26%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上;18%的学生认为案例选取不当;27%的学生认为案例准备时间紧,无法资料获得充足的资料;62%的学生认为没有掌握学习方法;23%的学生认为教师缺乏总结和点评。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上看,案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二、改进措施

(一)案例选择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认为案例的可操作性不强,案例过于陈旧。从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审计方面开设了《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案例》两门课程。应根据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安排相关案例。《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所使用的案例多属于分析性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的审计概念和理论。而实际操作型的案例多应放在《审计案例》这门课中,可以从互联网、官方机构的公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和企业等获取近些年具有典型性、针对对性的案例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此外,审计课程应该建立审计案例库,一方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案例进行分析、操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

(二)筹划案例组织方式。案例教学之前需要教师对案例教学过程实施进行精心筹划。通过调查显示,多数同学更愿意由教师确定目标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同学自己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PPT,寻找切入点,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每组派代表介绍案例操作过程,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案例相关背景资料,查阅以前学过的相关理论知识,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合理计划课堂时间。教师应提前制定好课堂时间分配计划。分配时间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各种活动的占用时间,而且要考虑需要讨论问题的先后顺序。教师应提前1~2周将案例发给学生,各组组长组织成员查找资料,根据个人的分析和思考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工协作,争取在课堂实施前对案例的内容了如指掌。课堂上每组学生代表利用10分钟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学生讨论25分钟,教师总结10分钟,共计45分钟。此外,还可以将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由课堂学习变为课后学习,开展网络学习讨论。

(四)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互动式的特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更离不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着引导和总结的作用。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表现并不十分满意。教师应该按照课前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开展课程,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每位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克服“搭便车”的情况发生。教师还需要将案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形相结合,把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提炼到更广泛的层面上,归纳实施案例教学的成果。这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技巧,才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掌控自如,给课堂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五)完善课后考核制度。课堂案例成绩应纳入期末成绩的评定,要求由每组组长对组内成员在课前准备和讨论环节的表现进行评分。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案例课程之后将参与课堂讨论的感受和心得记录下来,提交一份审计案例报告,并由教师进行评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参与度、创新性等进行评估,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同学应给与加分奖励。因此,课堂案例分数评定应该是:组长评分占30%,案例报告评分占30%,课堂表现评分占30%,创新奖励加分占10%。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考核三个环节不断改进,并且通过长期教学实践,不断积累、完善,才能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资料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