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问题探究

2019-03-22张师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闽台福建文化产业

□梁 斌 张师铭

提升闽台文化素养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可以更好发挥大学生在闽台教育合作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大学生在赴台学习、交流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力,促进两岸学生交流过程中的价值观的认同,促进大学生在福建自贸区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对台文化创造力,为更好发挥闽台五缘文化软实力起重要作用。

一、影响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提升的因素。

(一)闽台文化传承的动力不足,形式单一。目前,福建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培养目标为主的高校对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很好地与服务地方做一个有机衔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闽台之间的各方面的合作也会日渐增多和加深。因此,闽台的文化素养要在福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学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出来。闽台文化素养的培育方法上大多学校采取都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闽台交流活动为主,其他的形式则鲜有体现。因此出现了形式单一,传承动力不足的现象。

(二)大学生对闽台文化的现实接触面少,缺乏热情。闽台合作的背景下,闽台文化也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闽台合作中重要生力军,提升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的路径来达到继承和弘扬闽台优秀文化,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为大学生更好适应闽台合作大环境做好价值观准备,同时为提升学生对台创新的能力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石。“闽台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一直存在着局限性,2010年以后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才逐渐增多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深入”[1]。目前还普遍存在福建高校的大学生能够切实接触到闽台文化路径不足,高校教育部门大学生对提升闽台文化素养的意义认识不深,对提升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的有效路径方面的研究的热情不高。福建高校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有对台的独特优势。福建由于与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的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福建高校学生在择业选择上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实际操作上,还没有很好地实现大学生就业上对台衔接。闽台文化素养的提升是高校学生从事闽台方面就业的重要思想和文化素质保证。目前,高校更多是设置选修课程让感兴趣的学生从课堂上了解闽台文化,路径过于狭窄。

二、提升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的途径、方法

(一)把闽台文化素养纳入到福建高校课程体系中,这是重要的理论途径。理论为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理论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没有两岸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实现闽台在教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大学是弘扬闽台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是闽台合作、两岸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一个人的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价值观,传承闽台文化需要的不仅是热情、誓言和还乡祭祖活动,也不是简单的模仿与重复过去,而是要从文化的内容形式到思想意识的接纳和内化,通过个体对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和实践,完成认知、情感、行为的整合而构建的共同心理。把闽台文化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贯穿到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闽台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的结合。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开展大学生闽台文化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基地,通过开展讲座、竞赛和闽台创新创业项目等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的闽台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闽台互换学习是培养两岸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的重要实践途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切实的感受才能真正了解闽台文化的真正内涵。福建与台湾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福建与台湾一海相隔,闽台两地有着极佳的地缘和文化渊源,闽台人民一脉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如大多数台湾人讲福建方言,闽南话是闽台两地共通的方言;台湾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节庆风俗、宗教信仰及建筑服饰上还大多延续着福建的传统;台湾的戏曲、习俗、活动等文化和宗教仪式也都是由福建传入台湾的。”[2]充分利用福建对台优势,促进闽台高校多种方式的交流合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坚持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互学与互鉴,因交融而多彩”[3]。一方面,通过互换交流生的方式让两岸学生更好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台湾与福建的各自发展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互换学习让两岸学生进行思想和文化价值观方面的交流。通过互换交流不仅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闽台方面的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互换学习更好地为大学生闽台创业打好基础。

(三)利用闽台合作优势推动大学生参与闽台文化产业活动。当今,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经济领域未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文化经济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福建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比同期GDP年均现价增速快0.2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第8位。文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6年全省文化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4]。深化福建和台湾在闽台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很好了解闽台文化以及从事闽台文化产业方面工作的人才却明显不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对台的优势,不断深入探索闽台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加大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从学校方面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通过鼓励大学生进行闽台文化方面的科研课题等形式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闽台文化的机会,为大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闽台文化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充分利用福建的对台优势,积极培育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反思只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学习面窄、实践接触少的影响因素,积极从政府、市场、高校多路径探索高校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提升路径,特别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闽台学生互换学习等方面的多重路径的大学生闽台文化素养的提升探索。

猜你喜欢

闽台福建文化产业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福建医改新在哪?
郑成功与闽台民俗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