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

2019-03-21吴淑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胸腔镜出血量住院

吴淑端

纵隔肿瘤是指来源于纵隔的一系列肿瘤性疾病,以良性居多,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1]。电视胸腔镜辅助系统来治疗纵隔肿瘤因其切口小、疼痛轻、恢复较快、效果确切得到一致肯定;但因其胸部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术中需要单肺通气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术后切口疼痛影响咳嗽排痰,尤其对具有长期吸烟病史的患者,这些都会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4]。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则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院胸外科于2015年开始对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施加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较好的的实际效果,现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胸外科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年龄为(53.5±2.8)岁;实验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为(55.5±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需要包括以下重要内容:(1)护理人员要详细询问及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比如吸烟史、肺结核、尘肺、慢性支气管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劝导吸烟的患者进行戒烟,同时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比如:缩唇呼吸、深呼吸以及腹式呼吸;(2)常规给予床边心电监护和氧气吸入,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3)手术后要嘱患者去枕平躺,使得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气道堵塞等情况。同时还要指导患者有效进行咳嗽锻炼以促进排出痰液,间断进行胸式深呼吸锻炼以促进肺膨胀及肺功能快速恢复。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稀释痰液,频率为4~6次/天,有利于患者顺利排痰;(4)固定好患者的引流管路,防止折叠、扭曲、牵拉、脱落的现象发生;(5)给予常规的生活和饮食指导。

实验组患者在此之上施加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主要包含:(1)疼痛护理,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时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的询问和观察,并且给予一定程度的安慰,确保病房的安静,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以适当的给予其止痛药;(2)心理护理,对于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由于欠缺对于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因此都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答疑解惑,进而缓解其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并经常给患者详细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宝贵经验,提高病人对优质护理的依从性及对治疗效果的自信心;(3)术后关于康复方面的护理,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第1天,护理人员就尽早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进行活动锻炼,假若病情允许,可以适当活动手臂、头部、臂关节,防止发生肩关节僵硬的现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纵隔肿瘤常位于心脏大血管旁,手术需要单肺通气,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巨大,术后容易出现疼痛、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各种影响患者恢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5-6]。因此在患者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的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显得尤其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术后,多种因素均可能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严重可能导致死亡。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不仅能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耐受性和依从性,同时能降低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最终达到快速康复外科的目的。

近年来,优质护理模式不断被推广采用,它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7-8],它不是单一的某种护理措施,而是集治疗、护理、心理咨询、健康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9-10]。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其在胸外科手术中不仅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11-12]。电视胸腔镜手术本身对于患者胸壁呼吸肌的损伤性比较小,具有疗效可靠、恢复快、切口美观的特征,但是手术后仍也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在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术前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锻炼,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术后积极翻身拍背、心理疏导、指导床上和下床活动、充分镇痛,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尤其是对于老年弱者和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对比 (±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手术中出血量(mL) 下床活动时间(min)实验组 39 9.31±1.13 55.25±5.61 72.15±8.19 66.53±8.76参照组 39 10.15±1.51 66.36±4.45 86.27±10.48 71.26±10.02 t值 - 2.781 4 9.689 4 6.629 7 2.219 4 P值 -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对比 [例(%)]

本研究对纵隔肿瘤患者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施加了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机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增加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升其临床护理效果及医疗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胸腔镜出血量住院
妈妈住院了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