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区药品备案及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2019-03-21杨玉秀杨春玲焦琳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效期病区药学

杨玉秀 杨春玲 焦琳琳

药品管理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常由护士执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隐患和缺陷,护士的药品管理、储存知识直接决定备用药品的质量,影响着患者的用药安全[1]。因此,建立规范的病房药品管理模式显得至关重要。病区配备药品是为满足临床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备用的临时周转药品。主要包括抢救药及临床常用药品。若病区备用药过多,容易造成药品的积压、过期失效等问题;若病区备用药过少,则无法满足床边快速用药的需求,甚至因用药问题引发医疗纠纷。2018年我院护理部药学部联合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实施备案与信息化管理,从备用药的品种、基数、储存、标识管理及使用、监管各环节着手加强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联合梳理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 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中的评价标准,设计《药品管理规范落实查检表》,查检表内容包括:药品品种基数、放置储存管理、标识管理、效期、备用药品质量等方面,以“是/否”作为评判结果勾选。护理部联合药学部于2017年12月份对全院72个病区的备用药进行实地督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药品混放28.7%;药品标签不规范20.8%;药名有效期字迹模糊12.9%;易混淆药品无标识11.8%;药品储存不当10.7%;近效期药品无标记8.9%;失效药品6.2%。

设计《护士对药品管理认知情况考核试卷》,对护士进行备用药品考核。2017年12月每个病房抽取2名护士共145人参与,平均分为67.25。护理部药学部依据考试结果及药品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的培训、示范,提高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相关知识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1.1.2 原因分析

1.1.2.1 备用药品种多,基数大 随着疾病种类不断增多,加之医疗用药不断更新,以往使用频繁而目前使用较少的药品未及时清理,导致病房备用药越积越多。积压药品远超交接基数,不论药品批次品种,混放储存,近期及过期药品不能及时清除,造成药品过期浪费[2]。

1.1.2.2 药品未及时退回药房 患者病情变化,医嘱更改,护士工作忙,未及时退药;退药程序不规范,患者临时出院,已领取的药品未到病房,只好向药房打欠条退药,药品未及时退回药房;患者临时紧急出院或死亡后,家属要求立即结账,已领取的药品来不及退掉;药品剂量较大,静脉配药时,多名患者合用一支药物,节余药物药房不及时回收,导致病房备用药逐渐增多。

1.1.2.3 药品配送服务不及时 住院药房除急用药品、特殊药品外,病房的输液药品、口服药品一天集中送一次,且送药人员一人负责几个病房。导致新入院患者、临时药品的配送不及时。病房为了防范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时给患者用药,病房备用药品也就逐渐增多[3]。

1.1.2.4 病房药品管理不规范 病房备用药品的增多,药品管理上容易出现药品混放,储存不规范,标识不清,易混淆药品、一品多规药品不能分开放置等;药品种类数量过多,交接时过多占用护士时间,效期不能及时查看,也增加了备用药品使用中的安全风险[4]。

1.1.2.5 护士药品管理知识欠缺 病房备用药品种数量过多,病房负责药品管理的主要是护士。由于专业局限,护士药品管理知识欠缺,也是导致药品管理存在缺陷的一个原因[5]。

1.2 制定控制方案

1.2.1 制定和完善我院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 成立了药物管理委员会,由药学部、护理部、医务处等相关人员组成。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了我院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对病房备用药的种类及基数根据科室情况进行精减完善。统一制作“高警示药品”“精神药品”“看似”“听似”“一品多规”等药品标识。对应药品粘贴标识,给取药者以警示作用,防范用药差错发生。各病房指定年资较高,责任心强,并定期参加药品管理知识培训的护士为药品管理员,负责药品的领取、更换、检查、清理等工作[6]。

1.2.2 实施信息化管理 我院药品在医院HIS系统内设置抢救药品维护程序,按科室录入抢救药品的名称、规格、效期、批号、过期时间。并设置近效期药品提醒,效期在2~6个月时,网上药品字体显示红色;效期1个月时,网上药品字体成为绿色,提示药品必须要撤掉,并上交药学部报损,申请进行对应更换。后台由药物管理委员会进行效期监管。抢救药用后进行补充时,要立即更改网上相应药品信息,将完善后的药品效期信息打印下来,以备日常监管。

1.2.3 规范病区药品备案 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决定备用药的品种和基数,填写《科室备用药品备案表》,由药学部审核通过。并在护理部药学部进行备案。定期调整药品的品种基数,对于长期不用或即将停用的药物及时由药房收回。静脉备用药的储存遵循“左进右出,先进先出”的原则,到期药品及时取出,确保无失效药品。备用药放在治疗室内,根据说明书要求或在药剂师的指导下合理存放,标识清楚。对于需要冷藏放置在冰箱内的药品,冰箱要实施温度检测[7]。

1.2.4 加强培训与督导 加强对药品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使护士重视和熟悉药品的管理、使用、应急处理等,所有培训和考核都要有记录。护理人员应掌握更多药品管理方面的知识、药品质量的标准,懂得常用药品的检查方法和要求。并将病区主要药品说明书收集起来,保证重点药品均有说明书原件,方便医护人员查询,做到有章可循,使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8]。

1.2.5 药品质量控制管理 每月护士长对病房备用药品进行自查,护理部药学部每月对病房药品进行检查指导。成立了药、护药品管理微信沟通群,加强护理人员与药学人员的沟通与协作,为提高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水平建立了长效机制[9]。

1.3 评价指标

(1)采用《药品管理规范落实查检表》收集备用药品的储存、效期、标识、质量、使用等指标。比较2017年与2018年的调研结果,选“否”即判定此项指标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发生率=不合格项目数/项目总数×100%。本次调查72个病区,查检表含有10个项目,其中项目总数为72×10=720个。

(2)自行设计《护士对药品管理认知情况考核试卷》,考核内容包含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及制度,总分范围0~100分,试卷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备用药品管理认知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房备用药品的管理在基数、标识、储存、效期、质量不合格率的比较

实施药品备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模式后,从备用药品基数、备用药品标识、备用药品储存、备用药品效期、备用药品质量不合格率方面进行比较,仅备用药品标识不合格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病房备用药品日常药物检查时间的比较

与2017年病房备用药品日常药物检查时间(8.13±2.05)分相比较,2018年的日常药物检查时间为(5.67±1.87)分,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士对药品管理认知情况

实施药品备案管理和信息化监管模式后,护士对药品管理的认知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考核得分由(67.25±8.05)分增加至(90.36±6.52)分,监管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3.1 加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能提高病房药品的管理质量

病区药品如何管理,国内尚未有统一的规范管理标准。治疗室内备用药品品种数目不清,摆放凌乱,随手可及,管理上存在漏洞,不仅带来用药安全隐患,且一旦误拿误用,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完善药品管理制度, 建立备用药品安全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责任人,对病区备用药品实行备案管理,并将备用药品的管理纳入科室护理质量考核中;严格存放使用要求,加强标识管理和信息化监管药品的使用,有利于创造不容易犯错误的环境,同时减少药品浪费;护理部药学部定期联合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 我院备用药品实行备案和信息化监管后降低了备用药品管理缺陷和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有效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

表1 病区药品备案和信息化管理干预前后相关指标不合格率比较 [个(%)]

3.2 提高护理人员对备用药品的认知能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护士用药过程是历经多个需要主观判断的高风险流程,且是整个用药过程的最后一环,她们对药品的认知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10]。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与考核,促进护理人员理解药品药理学知识,有助于她们掌握备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预防和处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能力,规范备用药品的储存使用流程,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能提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效降低药品在管理和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用药错误,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药品管理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11]。

综上所述,我院病房备用药实施备案和信息化管理后,药品管理有了很大改善。备用药品管理是病房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12]。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不受到领药时间上的影响,病房放置一定品种、数量的备用药品很有必要。但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就必须重视病区备用药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我院对备用药的备案管理和信息化监管,不仅使患者能够及时用药,而且确保了用药安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

猜你喜欢

效期病区药学
降低急诊药房近效期药品库存率*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住院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探讨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