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行硼替佐米治疗效果

2019-03-21邹茂权杨明惠徐雪丹夏平方姜朝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轻链骨髓瘤多发性

邹茂权 杨明惠 徐雪丹 夏平方 姜朝晖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其占据第二位,截止到目前为止依旧无法治愈[1]。大约80%的患者会产生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压缩性骨折等骨病改变。骨病代谢反应指标有很多,其中骨量反应较为常用的一项指标是骨密度测定。现阶段,随着新型药物的发展,使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得到改善。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讲,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肾损害,肾损害程度与患者死亡率存在紧密联系[2]。所以,如何科学、合理治疗多发性骨髓肾损伤,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患者行硼替佐米为主治疗效果进行探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88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为(61.32±7.45)岁;其中,15例IgG型;10例IgA型;19例轻链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为(60.58±7.62)岁,其中,17例IgG型;9例IgA型;18例轻链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3]:(1)与《血液并诊断及治疗标准》标准中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相符;(2)经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沉、骨髓细胞学诊断被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3)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4]:(1)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2)存在意识、认知障碍者;(3)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4)拒绝参与本次实验者;(5)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VAD治疗方案:第1~4天予长春瑞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467,生产厂家: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 mL∶10 mg),10 mg/d;第1~4天予吡柔比星(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05,生产厂家: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 mg),10 mg/d,注射方式:静脉滴注;第1~4天、第9~12天及第17~20天予以患者地塞米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1924;生产厂家: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 mL∶5 mg),40 mg/d,注射方式:静脉滴注。每个疗程21 d,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2.2 研究组 第1、4、8、11天予以患者1.3 mg/m2硼替佐米,注射方式:静脉注射;予以地塞米松,第1~2天,第4~5天,第8~9天,第11~12天,20 mg/d;注射方式:静脉滴注;第1~21天予以患者沙利度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30;生产厂家: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50 mg),100 mg/d,每个疗程21 d,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肾功能的影响及生活质量。疗效判定[5]:(1)经治疗,经过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提示尿中M蛋白及血清M蛋白全部消失,经骨髓检查提示血浆在5%以下,溶骨性病变大小及数量未发生显著改变表示完全缓解(CR);(2)经治疗,患者尿中M蛋白减少超过90%,表示部分缓解(PR);(3)经治疗,患者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提示M蛋白降低25%~49%间表示疾病稳定(SD);(4)经治疗,患者疾病症状未发生改变表示病情进展(PD)。(SD例数+PR例数+CR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应用SF-36进行判定[6],其包括8个指标,即活力、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对比两组肾脏效应

研究组患者的肾脏治疗无效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活力、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肾损伤,据有关资料显示,29%~5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肾损伤,该病严重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及早治疗尤为重要。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在病理表现及临床方面存在一定的复发性,相关研究显示[7],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与单克隆将细胞产生大量异常轻链有关。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疾病种类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淀粉样变性和管型肾病等,极少患者存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等[8]。其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管型肾病。其是因为游离轻链由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以外时,大量未被吸收的蛋白在远端肾小管位置出现,以管型呈现出来,导致肾小管堵塞。不同种类的轻链肾毒性大小差异明显,部分患者仅形成了少许游离轻链,也就是可能伴有相对严重的肾功能损害[9]。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肾脏效应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s)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s)

指标 对照组(n=44) 研究组(n=44) t值 P值活力 50.36±6.31 76.48±6.25 19.508 0.000生理机能 63.74±8.41 78.96±15.47 5.734 0.000总体健康 55.32±10.32 71.49±9.68 7.581 0.000精神健康 52.64±9.21 70.95±5.29 11.435 0.000社会功能 60.85±9.29 81.95±9.54 10.511 0.000生理职能 51.74±9.35 69.74±8.06 9.672 0.000躯体疼痛 66.23±8.15 81.49±9.54 8.067 0.000情感职能 55.39±10.28 71.49±8.27 8.094 0.000

硼替佐米属于蛋白酶体抑制,其与常规化疗药物不同,其可以将泛素-蛋白酶体通道阻断,通过对内源核因子进行抑制,从而引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对基质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进行下调,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达到肿瘤细胞杀灭的功效,避免骨髓瘤细胞耐药性的形成[10]。据有关资料显示,欧洲与美国于2003年开始采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取得了乙型效果[11]。相关研究发现,及早予以初期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有助于是患者治疗反应持续时间增加,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12]。

经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治疗总有效率及肾脏改善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力、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方面,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硼替佐米为主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效果更优,其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

综上所述,将硼替佐米为主治疗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疾病治疗中,不仅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长时间生存率,同时有助于减轻患者肾功能损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猜你喜欢

轻链骨髓瘤多发性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游离轻链与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评价
血、尿轻链水平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