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2019-03-20林道福

西部论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林道福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随着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主要讨论问题之一。如何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近一时期讨论的主要课题。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哪些策略,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激发其学习热情。带着诸多问题我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初中体育 教学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关系密切。但相对来说由于农村初中场地差,器材设施不全,教学内容枯燥,运动形式单一等因素,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采用讲解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讲解法是体育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我在运用讲解法进行体育教学时,一般做到:一是讲解时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即讲解内容必须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根据体育场地、气候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具体对待。二是讲解时,抓住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如田径中长跑方面的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则是后蹬技术。我在讲解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概括出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容易理解和运用。三是讲解时针对学生实际,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如在讲解弯道跑动作要领时,讲清学生在跑动过程中身体为什么一定要向内倾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常识教学

二、备教材、学生、场地器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备教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材分析。它是教师课前的伊始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对教材分析得如何,体现了他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具体应该包括:本课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这样安排的意义,既描述出该体育教材安排在哪里,还应分析教材是基于怎样考虑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这里,这一内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考虑教学对象,如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行为习惯,体育知识和技能基础,由于其特殊性,这就使得教师必需深入备学生。备学生即学生分析,也就是教师课前对所教学生的成长环境,体育学习起点在何处,学生有哪些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它与教材分析有着同样的作用。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但是城乡结合部学校由于场地、经费有限,领导不够重视体育,使得体育场馆和器材往往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有选择性的和自制一些体育器材,同时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体育基础,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練习的兴趣。

三、 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体育专长的发展

1、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 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道跑,他们是不太情愿的。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感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 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 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个性的发展,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性

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新动作进行简单阐明、示范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各组学生自主学练,对练习中存在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各组由一名代表根据练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所找到的方法,并总结练习心得与效果,可以分流程进行。比如,从“为什么”到“怎么练习”到“有无改进方法”,最后到“效果怎样”。立定跳远教学,讲解其姿势要领时,同时也对学生提出要求“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半蹲充分,摆臂与起跳协调,蹬地有力,空中收腹、收大腿,落地时小腿前伸,手臂用力往后摆。

分组练习,在练习中分组让学生主动学练并观察其他同学的姿势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动作做出自我评价。有疑难或技术动作不明确地向组长汇报,由组长负责帮助指导。练习后集体讨论立定跳远中的重点、难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再由体育教师总结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纠正个别动作的错误学生,最后学生各自练习5至6次。对于有新意的意见或方法给予肯定,当场给予表扬并成立课后研究小组,事后表明确实有所提高的,要多练习多学习。对于复习内容则要求学生多练、多思、敢于做、敢于改,小组长在训练结束时汇报复习情况。

总之,作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认为我们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师都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执著的进取精神,渊博的专业文化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技艺,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我们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我们广大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梅增亮;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2] 赵武;试论农村中学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1年06期

[3] 刘玉峰;浅谈影响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0年09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