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尝试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9-03-20亓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题尝试主体

亓伟

尝试理论孕育于本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邱学华先生秉承了自孔子以来的“愤悱而发”的教育思想的精华,矢志探索,经四十余年教学砥砺,创建了中国当代这一著名的教学流派。他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概括出以“尝试”贯之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模式。尝试的教学理念适应当前时代发展需要,与主体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等吻合,是极具开发价值的。

一、先练后讲,以练为主

理解课文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处理得好,有利于深入学习课文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根据课题是一个完整句这一特点,揭示课题后,在初读课文知大意的环节中,我出示了尝试练习题:先读课文,再把课题扩写成具有时、地、人、事四要素的句子,然后想想本文的主要内容。尝试后,教师归纳讲解:扩写的课题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扩展课题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以后学习这类课文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较快地理解了内容,同时也学到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另一种方法。

二、先试后导,以试为主

从无疑到有疑是认识的进步,从有疑到无疑是认识的发展。一位教师在教《将相和》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在提问质疑时,不是先指导如何提问,如何质疑,而是先从学生预习课文尝试质疑,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及时行归纳,在幻灯片上打出七个大问题:1.一块璧换十五座城不是很合算吗?为什么赵王和大臣接到秦王的信反面非常着急呢?2.“无价之宝”是什么意思?3.秦王是个厉害的人,可蔺相如为什么还能斗得过他呢?4.蔺相如回到宾馆后是怎样把宝玉送回去的?5.课文有三个小故事,为什么偏以“将相和”为题呢?6.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这样的文章该怎么学呢?7.当时七国中,为什么秦国最强大?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哪些需要今天在课堂上一起来研究解决?

这一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尝试提问,然后教师启发诱导,总结归纳,较好地处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既掌握了提问的要领,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三、先读后析,以读为主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必须把“读”贯串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而讲解、分析则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读”的重要手段,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实施尝试教学,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调整了課堂教学程序和教学结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课题尝试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尝试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