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特点及策略分析

2019-03-20童英孙俊武安徽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频道广电广播电视

童英 孙俊武 安徽广播电视台

一、广电行业技术维护的工作特点

(一)实现广电网络化和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自动播放,满足人民随时随地观看新闻的需求。因此,广播电视一线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寻求变革,加强广播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当前计算机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一线工作者的已有经验已不适用于当下发展要求,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进行自我革新,促进个体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进一步提高[1]。

(二)突破时空限制

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系统由于受到传播方式的限制,固定时间播出频道有限,且重复率较低。然而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于广播电视可以促进广播电视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人们随时随地观看新闻的梦想,因此,广播电视频道越来越繁多,许多频道实现了24 小时不间断播放,在提升人们娱乐性的同时为一线工作者加大了工作压力。

(三)广电系统复杂性增强

随着卫星传输以及光缆传输等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的信号质量大大增强,然而也导致其传输系统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单频道播出顺应时代发展改革为综合播控系统,综合播控系统是在传统的单频道播出的基础上融入总控制室系统,方便人们随时进行更换,满足自己观看需要。与传统的单频道播出模式相比,综合播控系统的音频视频切换矩阵较大,周边设施更完善,综合享受程度更高。

(四)传送系统的容量增大

传统的广电传播模式主要采用模拟大微波干线的方式,通过点对点传播将广播电视信号送入千家万户。然而该传播模式所能传播信息有限,且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播电视的覆盖程度直接决定着未来广电系统的发展水平,我国甚至存在一部分地区接收不到中央电视台信号,这样的现状阻碍了党的思想政策传播,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广电系统数字化趋势

我国传统广播电视主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DVB,DAB,HDTV 等数字信号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广电系统适应当今新媒体时代,逐渐实现信号传输模式的变革。信号传输模式的变革表明了我国信号传输方式的根本变化,同时实现了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传输质量的不断增强[2]。我国当前应用的数字压缩技术和信道附加信息传输技术在丰富信息传输内容的同时扩大传输量。

二、促进我国广电技术维护工作发展的方式

(一)实现技术维护信息化

技术维护信息化要求维护人员结合工作具体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并及时更新维修设备,保障设备良好运行。针对现有的重要广电设备,设备维护人员应该进行重点监护,建立设备档案,提高维护标准,通过高精度的技术维护工作,保障广电设备的可应用性,在具体维修过程中不断更新设备档案,保障设备档案的准确性。

(二)通过制度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质量

广播电视出现技术失误,则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可二次播出,无法更正相关失误。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保障广电设备的正确性,减少节目失误。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广电设备维护制度,规范相关维护人员的工作方式,从而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减少节目发生失误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广电设备检修标准和设备维护工作规范,保障维护人员明确自身职责,认真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设备运行质量。

(三)建立广电系统维护档案

广电设备维修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维修档案,制定专业的维修计划,定期进行检修。利用计算机系统准确全面的收集广电设备运行过程,利用大数据分析设备状态,保证设备稳定工作。

(四)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重点维护对象

在进行设备维护之前,维护人员应该了解广电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线路结构,在进行实地设备维修之前模拟分析故障点。电子设备较容易出现放大管故障,该问题维护人员主要可以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嗅觉进行判断。部分设备所使用的集成电路线路密集,故障隐蔽,因此维修人员必须采用专业设备检查问题产生的地点及原因[3]。

三、结语

广电系统在新媒体时代下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主动寻求变革。在进行广电设备技术维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健全维修工作体系,保证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防止问题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

猜你喜欢

频道广电广播电视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频道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