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

2019-03-20孙振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诚信同学大学生

孙振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一、前言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目前大学生出现了考试作弊、就业证书造假、贷款不还等诚信缺失现象,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和推进,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活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环境错综复杂,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校园贷等问题,失信行为更是频繁发生。大学生失信行为阻碍了自身健康成长,影响自身的发展,更是影响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失信问题需要引起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警惕,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

自古至今,诚信都是备受推崇的良好品质,值得大力推广和弘扬,诚信是每个人立身的根基,也是体现出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诚信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行是最重要的,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及表现

(一)学生考试就业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内容和形式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也会出现新的诚信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相应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通过创新性的方法,更好的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由于现在大学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残酷,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企业对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想办法在求职简历上下功夫,不断包装自己,使得自己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出现了随意捏造获奖奖励和夸大在校期间的良好表现,使得简历上的材料严重的失实,甚至还有同学会购买假证书,以此来提高自己通过网上申请的通过率。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没有设定相应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一步看一步,导致部分同学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只能通过造假的方式来达到企业要去。并且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一旦在工作中遇到点困难,就会立刻辞职,也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二)学生日常生活及交往中诚信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诚信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想获得他人的信赖,就必须要坦诚相待,一诺千金。然而在大学生交往中,往往出现太多不守诚信的现象。比如同学之间约定几点见面,总会有同学迟到,并且不以为然,拖延症比较厉害。或者同学之间借东西,约定什么时候归还,到了约定时间并未归还的情况时有发生。频繁的失信于人,会逐渐失去同学的信任,导致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

在目前的大学校园,恋爱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话题,大学生已经成年,恋爱在大学校园比较普遍,但是有一部分同学的恋爱观念端正,有时候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谈朋友,自己就也想找一个,或者是觉得谈恋爱是一个非常潮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学对自己的朋友隐藏自己真实的家庭信息,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坦诚相待。

(三)学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中诚信问题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00 后,生在新时代,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也通过互联网接触各种各样的新知识和理念,一些同受到了西方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潮影响,使得传统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学校园中出现了校园贷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去说去做的事情,都敢于在网络上发声,肆意发泄内心的不满,甚至出现了很多不文明语言,或者恶意造谣等问题,觉得网络是一个法外之地,可以随心所欲。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些父母最主要是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也把考入一所好大学作为目标,忽视了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出现不诚信的行为,也会影响孩子对诚信的认知。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相应道德体系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并且德育教育被一部分人忽视,导致目前出现了很多失信行为。国家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并且涉及面不够广泛,即使有失信的行为,相应的惩罚力度不够。这也就导致一部分人心理上不够重视,进而出现不诚信行为。

(三)诚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中的诚信体系不够完善,也没有相应的诚信档案来记录学生的失信行为。大学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期间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高校比较注重专业教育,而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并且方法相对单一落后,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

四、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

诚信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宣传栏、广播站、文化墙等各种宣传途径来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诚信的氛围,树立诚信榜样。并且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班会和校园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更是让大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熏陶,耳濡目染的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讲座,将社会上的道德模范邀请到学校开展讲座,并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同学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诚信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树立校园的诚信榜样,让同学们切实看到诚信的行为,感受到诚信的力量。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使得诚信理念入脑入心。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建立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制度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老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既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老师是否具有诚信理念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诚信行为。通过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档案中记录学生在校基本情况,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获得荣誉情况,是否有考试作弊行为等情况,并且写上教师评语,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大学生的在校情况,可以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并且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让诚信落实到实处,也让大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诚信问题带来的惩罚和奖励,可以让诚信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进而让同学们约束自己日常行为,提高同学们的道德修养。

(三)对诚信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我们必须进一步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德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提倡诚实守信,并且逐渐丰富德育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展现诚信理念,营造诚信意识的氛围。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将网络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培训一批教师队伍,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将网络教育体系作为教改的重点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网站等各个平台作为宣传成为的主阵地,树立典型,通过网络的传播,让更多诚信的榜样占领各个宣传阵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加强课堂教育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把新媒体技术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新媒体和传统教育相结合,提升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能力,高校教师应注重线上和线下的互动,通过开展丰富的形式开展诚信教育,做到课堂教育与新媒体的有利结合,更好的为开展诚信教育服务。

五、结语

诚信是一种思想认识,也是大学生的庄严承诺,更需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同时诚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诚信同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