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可行性探究

2019-03-20张筱翎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调解员居民社区

张筱翎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我国正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且随着棚改货币化政策的式微,安置小区越来越多。安置小区是一个特征鲜明社区群体,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必须要有一些基础理论。见习社区调解员,是社区调解员人群中最为年轻的一批,在介入社区工作这一事上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是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经历中能得到极大的裨益。

一、见习社区调解员概述

对于见习社区调解员的工作性质、职能范围、工作特点的了解,是对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可行性进行探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见习社区调解员工作性质

见习社区调解员在社区中的工作性质,是在具体的社区工作中学习借鉴具有一定资历的社区调解员的工作从中汲取经验,熟悉工作流程,熟练一般社区事务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办法,掌握介入社区问题的一般原则,为今后独立的社区工作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见习社区调解员权利范围

见习社区调解员,在有正式调解员参与社区工作时,不具有独自开展相应社区活动的权利,要在得到正式的社区调解员的指导和同意后方可进行[1]。

(三)见习社区调解员工作特点

见习社区调解员工作,具有基层性、主动性、调解性、指导性、学习性等五大特点,这与见习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与权力范围息息相关。

二、安置小区及社区情况概述

对于安置小区定义、人员特点、社区工作特点的认知,是对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可行性进行探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安置小区定义

安置小区,是国家为安置因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而产生的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建设的福利性质的住宅小区,是国家工程项目,专为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而存在,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

(二)安置小区人员特点

安置小区人员,一般以失地农民住家户为主,拥有极少数的流动人群住户。社区住户年龄结构以老年人与儿童为主,青壮年较少。小区居民一般由原有村社人员聚团居住,较商品住宅小区人员的凝聚性更强。小区住户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

(三)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特点

安置小区社区工作,较难以展开,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较为困难,且一般安置小区社区工作人手严重不足,导致了安置小区社区工作开展的艰难。

三、介入社区问题的原则

要从能够切实改善社区居民生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主观能动性、使社区居民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让社区居民认识到事情可以解决、事件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对社区居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件较容易了解和掌握情况、事件所针对的政府有关部门较为清晰、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具体的时间表、事件不会引起社区居民分化、事件能够提高社区凝聚力、事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期许相同等十二项原则是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问题的重要原则[3]。见习社区调解员在安置小区内进行的一切社区调解工作都必须要遵从这十二项原则。

四、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可行性探究

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在极大程度上都能够环节安置小区社区管理部门的压力,并且切实的为社区居民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开展这一切需要必要的先决条件,并且能够克服其中的困难,最后才能展现出优越之处,从而进一步促进社区调解工作的进行。

(一)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先决条件

群众理解和政策许可是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在获得了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认证许可以及当地社区居民的认可之后,方可以开展相应的社区调解活动,从而深入到基层中,采集社区居民的最真切想法,解决群众最为切身相关的问题,解决安置小区社区工作者人手不足的问题,加快我国社区工作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主要困难

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最主要的困难有三点,第一点是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问题,安置小区社区居民以老年人与儿童为主体,且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与其交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交流技巧。第二点是社区团体及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第三点,是解决社区居民问题的难度系数较大的困难[4]。

(三)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优越之处

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社区工作岗位严重缺少人手的燃眉之急。其次是为我国不断完善的社会基层工作建设供应着优质的储备人才。最后是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实的解决与社区居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具体问题[5]。

五、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的可行策略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见习调解员可以与当地社区工作者一同进行相关的社区工作,为社区居民谋福祉。

(一)多开展与社区居民与社区管理部门的接触

见习社区调解员要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首先要与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接触,以访问的形式进行,尽可能亲切友善吗,具体可以参照1997年由甘炳光所发布的《二十四点能帮助你与群众交谈的方法》。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同时要与社区管理部门进行接触,从而得到社区的管理信息以及过往情况,并且获得管理部门的协助。

(二)进入基层,多元化的与社区群众建立关系

社区工作,最为核心的因素始终都是基层的社区居民。因此见习社区调解员一定要放下“架子”,深入到基层中去,多元化的与社区群众建立关系。例如开展全社区性的活动、介入社区的各类事件、深入家庭访问、利用社区的宣传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工作等等方式,深入到基层中去,了解社区群众最真切的需求,并与社区居民团结在一起,解决问题[6]。

(三)借鉴并本土化社区问题阶段性介入模式

可以借鉴香港的阶段性介入模式,将介入分为清晰的阶段与步凑,从而保证每个步凑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但一定不能生搬硬套,要密切的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联系,实事求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以具体的社区问题为基准,做到将香港的阶段性介入模式本土化,从而更好更贴切的解决当地的社区问题。

六、结束语

见习社区调解员,是我国目前社区工作者这基数较大的一部分,是完善我国社区工作体系极其重要的新鲜血液。我们要为见习社区调解员创造合适的见习环境,安置小区社区是我国当下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社区,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到安置小区社区工作中,不但可以磨练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其它的相关工作技能,还能够为安置小区居民解决切身相关的问题,达到双赢局面。见习社区调解员介入安置小区社区工作具有极大可行性。

猜你喜欢

调解员居民社区
化身“人民调解员”的立法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