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2019-03-20于航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受众

于航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是阐释和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重要学说,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几部分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批判精神学习并继承的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后创立的重要思想方针,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需要被长久继承,可是在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面临困境,迫切需要就传播方式进行革新。

一、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新媒体技术冲击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转变艰难

新媒体技术大力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环境和传播通道,依附于传统传播方式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克服新媒体传播要素干扰而尽快的调整传播方式。尽管当前已出台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管理规程,但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此规程不一定合理,甚至会因为与新媒体技术的不适应而难以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针对性被削弱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效、大容量的数字储存方式,一方面使得传播工作的信息涵容量不断扩展,提升了传播效率和传播有效性。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数据暴涨,除了马克思主义信息外,还有大量无关信息甚至有害信息被送到受众面前,对受众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造成障碍,难以确保受众在学习时能正确判断并选择信息。

(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导性岌岌可危

互联网具有“无归责”特征,且在之后长时间内难以改变,这虽然可以帮助受众绕开诸多学习障碍,使之直接接受马克思教育,但同时,这样的网络环境也给予了受众逃避责任,随意散布不良信息的途径,严重影响着其他受众的思想与观念,冲击马克思主义理论,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导性,危害可想而知。

二、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策略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网络化建设比较滞后,而这,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在新时期下,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点进互联网中,铺天盖地都是商业化网点、宣传页面,但是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站却非常少,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在网络信息竞争中面临困境,限制了宣传工作面。因此,若是想要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那么就应该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落实相关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水平。

(一)建立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管理规程

要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能在新媒体环境中有序进行,那就必须确立完善的管理规程,即就马克思主义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展开探讨,确定稳定、正式的管理体制与规范。具体来说,管理者要首先确定领导体制,其次再细化到人员、资金、设备以及技术管理,搭建完善有效的外部保障体系,推动传播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还要针对参与传播工作的负责人、技术人员、采编人员等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内在管理体系,让每一位传播者都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搭建文明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所以传播者要将整顿新媒体环境作为传播工作开展的前提。在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一重要指示,要求对网络环境进行整改。所以,传播者要以搭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又能促进传播方式创新的网络环境为根本目的,对网络上现有的不正当信息予以过滤和清理,同时严格落实“网络实名认证”,让每一个在网络上说话的人都捡起自由环境下丢掉的责任,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由此端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

(三)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让传播工作适应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技术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创造了广泛的途径,传播者可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利用跨界比对、3D 演示等方式来实现传播工作的创新,让传播工作适应新媒体时代,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比方说,建立起专门的微信公众号、贴吧、微博等,借助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让受众都能够了解到相关的政策方针,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控制受众出现价值观混乱、责任感淡化以及人际交往冷漠等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另外,还应当加大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是用于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设备的引入,另一方面则是用于人才培养,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并能应用相关技术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人才。

三、结束语

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多种全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出现,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面临不小的困境,传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求。为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国,有必要重点思政工作网络化的建设,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充分地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优势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覆盖面积,使得群众都能更多的正面信息,让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真正的发挥效益。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受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