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故事的趣味性探究

2019-03-20胡雨露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趣味趣味性

胡雨露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门槛降低、渠道增多,各类新闻消息浩如烟海。新闻生产的本质目的是向大众传达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亦是对当代文化和的信息有效传递。赫伯特·甘斯曾在《什么在决定新闻》一书中指出“新闻是由适宜的故事构成的”,而在考量新闻故事是否适宜的诸多因素中,趣味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当今这个“娱乐至上”“趣味至上”的新时代,具备趣味性的新闻可以更好的在众多新闻故事中“脱颖而出”,提升观众阅读兴趣,优化传播效果。

一、探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新闻平台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争取更多流量,吸引更多受众和用户,加强用户粘性,各个平台倾其全力选取能够“吸睛”的新闻消息。而现如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逐步攀升,在如此这般高强度生活状态下,“一本正经”的新闻消息不再是大众首选,大家更希望看到愉快、轻松、减压的趣味性新闻。毋庸置疑,合理选取趣味性新闻消息已然成为各大新闻平台的竞争核心。同样的新闻,是一板一眼,还是趣味横生,其反响截然不同。

(二)受众背景

处于同一时期的新闻受众,对趣味性的追求逐步释放,其角色也悄然发生改变:从一味被动接受的单纯接收者逐步转换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反馈者。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趣味审美和趣味意识不断提高,对于趣味性新闻的选择要求也逐渐变得严格。与此同时,趣味性新闻可以最大程度调动用户阅读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与各大新闻平台的良性互动,以促进新闻质量的不断提高、新闻形式的不断创新与优化。

二、新闻故事的趣味元素

(一)趣味题材

甘惜分曾在《新闻学大词典》中指出:“趣味性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指事实新闻奇特、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这些事实能引起受众的接受兴趣,因此,又趣味性的事实有新闻价值,趣味性的大小,同新闻价值量成正比。新闻的趣味性要求在选择新闻事实时不仅要注重事实本身所含的思想政治意义,知识性,而且还要注意其趣味性。”由此可知,趣味性新闻题材是首要的趣味元素之一,亦是研究其他趣味元素的基本前提。赫伯特甘斯曾指出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新闻故事选择者更倾向于将“角色翻转”、“暴露式秘闻”、“让人惊呼的故事”等作为趣味新闻的优选类型。时至今日,这些类型的新闻故事题材其趣味性依然不减当年,但其故事趣味高度要求不同往日,其趣味成本不断被提高。以“角色翻转”类题材为例,以往也许浪子回头变成乖宝宝就足以让大家津津乐道,街谈巷议。今时今日,这类新闻题材有时也会引起大家的些许注意,但都如蜻蜓点水般稍纵即逝,并不会给观众带来较强的兴趣体验。反之,一位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具有“德艺双馨”或是塑造出各种美好人设的社会人士,被证明其实个人品行与大众所看到的截然相反,这样“极好”与“极坏”的个人角色翻转所带来的受众心理落差,更容易引起大众兴趣,尤其娱乐明星的这类新闻消息带来的受众反响更要强烈一些。

(二)趣味标题

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窗户”。现如今新闻消息的产量如此之高,每日推新闻的平台接连不断,一条新闻消息若想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中快速被人发现并阅读,显然逐条打开阅读并不现实。那么,有趣新颖、别具一格的新闻标题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标题决定着观众是否有意愿推开这扇新闻“窗户”,一探究竟。如“地位一落千丈!高考后儿子想吃饼被父亲拒绝:你是熊猫变狗熊”、“现代‘高科技’还原慈禧20 岁容貌,看完才明白当年咸丰为何如此痴迷”等这类新闻标题,不仅是单纯的“开门见山”,让大家一眼便可知新闻内容,而且添加了相应的趣味元素:有趣的动物特性对比以及对历史的诙谐解说。虽寥寥数字,却轻松“俘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其阅读欲望。因此,新闻标题也是尤为重要的趣味性元素之一,新闻标题的合理拟定,将大大提高整则新闻的“受欢迎程度”。

(三)趣味语言

因受标题吸引打开新闻之后,是继续浏览还是直接点击退出,除却新闻内容题材是否令人改兴趣以外,还有一点也值得关注:那就是这则新闻的语言运用和描述是枯燥无味还是妙趣横生。现下,大家一般利用地上班前、下班后等碎片化时间来阅读新闻,如若新闻语言过度追求“高大上”,一味遣词造句,使用晦涩难懂的语句亦或者只是将新闻简单进行平铺直叙的话,那受众的阅读兴趣将会大打折扣。有趣的语言,其魅力在于不仅可以让大众了解该则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或知识,同时使得受众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接受,其传达效果和接收效果都将大幅提升。在语言的使用上,要与时俱进,使用时下网络流行语,例如“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杠精”、“锦鲤”、“盘他”等等,这些词语在一定时期内广为流传,大家也会纷纷模仿类似语体发布在个人的社交平台,若将这类“自带热度”的流行语运用在一向让大众以为“严肃正经”的新闻消息中,将会形成“反差萌”,趣从中来。因这些流行语为大众熟知,合理穿插在新闻语言中,将轻而易举的搭建起受众和新闻之间的“快捷桥梁”,引起受众共鸣,拉近二者距离。整个阅读过程也将变得十分轻松。用户阅读完此则新闻后的网络留言、个人转发等互动也变得十分有趣,如此一来,整个新闻传播氛围也随之变得灵活愉悦。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歇后语,或是对广为人知的名人名言进行合理改编。总之,使用互联网思维与网络语言为新闻注入趣味性因素,将会极大的增强其趣味性。

(四)趣味图片

长篇大论的文字中,时不时的穿插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其视觉体验和观赏性也会随之提升。在大家的日常个人网络社交中,越来越多开始使用搞笑图片,既能传达自己的想法,又不会显得生分。在类似于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的新闻网友评论区内,不难发现有大量的图片评论,这样的图片一般配有相应的或者符合新闻情境的文字,简单明了,幽默诙谐。这些图片运用在密密麻麻的新闻文字中,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破传统意义的图文相配,成为大型“斗图现场”,这类图片来源一般为大众熟知的名人言行举止或是一些有名的视频精彩瞬间节选。有时这些图片所带来的乐趣甚至超过了当红网络流行语。当然,若将时下最热火的网络流行语与这些图片相结合,那趣味性将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这些元素作为新闻消息的“趣味外衣”,穿着得当的情况下,新闻故事的魅力将会不断提高,受关注范围也将不断被扩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这些趣味元素也将不断进行更新与改善。可想而知,新闻的生命力将日益加强,永葆年轻。

三、趣味新闻所存问题

现如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硬件软件不断被发展和优化,新闻市场在这些硬件软件的辅佐以及竞争力所激发的创新动力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在这繁荣美好的景象背后,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若对此置之不理,其后果不堪设想。

(一)新闻价值过弱

无论是任何一种类型的新闻,具备新闻价值是其成为新闻的必备前提。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制作门槛降低、发布渠道增多,新闻传播的开放性不断扩大,人人都可生产新闻,人人都可畅所欲言,以至于新闻价值逐渐被弱化,甚至直接被忽略。很多新闻可以说毫无价值可言,为了吸人眼球“不择手段”,单纯的为了搞笑而搞笑,内容空洞无物,甚至充满了低级趣味。而可怕的是这类新闻的产量还在不断增加。现如今,电子产品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使用电子产品的用户逐渐年轻化。长此以往,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将产生错误引导,甚至扭曲。除此之外,新闻环境也将逐渐被这些低级趣味的所污染。因此,这类问题不容忽视,加强新闻监管,净化新闻环境应时刻放在第一位。

(二)“标题党”层出不穷

前文中提及新闻标题对于一则新闻是否被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与众不同的新闻标题着实重要,但任何事情都需适度而为。然而,一些“标题党”为了追求新闻的点击量,在新闻标题上大做文章,过度追求新闻标题的夸张程度,甚至有时该则新闻内容本就平淡无奇,“标题党”依旧执意为其加上一个夸大其词的新闻标题。有时在标题的吸引下打开一则新闻之后,却发现新闻内容与新闻标题全然无关,闹出题文不符的笑话。更有同样类型的标题多次出现,毫无新意,缺乏趣味性创新,这样新闻行为,实则是弄虚作假,不仅是对受众的欺骗和敷衍,同时也完全破坏了新闻标题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意义。这样一来,也许会获得短暂的用户流量,但长远看来,结局必将是彻底失去受众信任,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标题的生产中要避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应另辟蹊径,积极创新。

(三)新闻内容同质化

赫伯特·甘斯曾在《什么在决定新闻》一书中指出:“能否挖掘到趣味性新闻往往是运气使然”。当下社会,网络四通八达,虽然挖掘到趣味性新闻的可能性较之过往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真正能引起广泛关注的趣味性新闻却也含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即便如此,这依然不能作为新闻内容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的理由和借口。很多趣味新闻故事的选择者,在一个趣味新闻引起关注后,纷纷模仿,如法炮制,看似新闻故事的主角或者发生事件地点不同,但其本质是“换汤不换药”,实则是在浪费受众时间、消耗新闻资源,这将会极大打击用户的阅读积极性,也极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这些问题隐匿在巨大的海量新闻消息中,看似无伤大雅,但“水滴石穿”,长此忽视这些问题,新闻趣味性将不断下降,甚至整个新闻行业规范都会受到冲击。

趣味性故事的优化选择是时代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发展的要求,亦是广大受众的切实新闻需求。在新闻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我国的新闻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新闻从业者应戒去浮躁,永葆初心,对于已经浮出水面的新闻失范问题引起重视、积极面对并着力解决,营造良好的新闻氛围,创造优秀的新闻环境,以使得新闻趣味性长盛不衰,新闻事业的脉搏永远跳动!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趣味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午睡的趣味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