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及成果

2019-03-20张继元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动画

张继元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早期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动画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动画的正式诞生在巴黎,法国人埃米尔·雷诺于1892年10月28日在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首次放映光学影戏,埃米尔·雷诺也被因此被称之为“动画之父”。而1926年,中国首部国产人画合演影片《大闹画室》诞生于万氏兄弟之手,1935年由万氏兄弟担任编剧、导演、制作、摄影、录音的《骆驼献舞》,填补了中国有声动画的空白。到了1940年,受美国著名动画《白雪公主》在国际上的影响,万氏兄弟立志要制作出一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作品,安排并组织了150 多人绘制画稿,用了1年半的时间,绘制了近两万多张稿件,终于在1941年他们完成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铁扇公主》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水平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使得它成为继《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世界上第四部大型动画,也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储备。中国的动画在建国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中国风”。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钱佳俊、李克弱联合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荣膺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并在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美术片三等奖。尽管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更加倾向于解决温饱等基本问题,导致了包括动画在内的影视文艺作品等精神食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动画的创作质量在国际水平上是相当高的。随后于1961年和1964年上映的《大闹天宫》上下两集终于让万氏兄弟扬眉吐气,并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中国动画的数量从最初的每两年时间只能制作出一部到上世纪60年代一年可以做出十几部动画片发展。中国动画刚有一点起色就碰到了文革时期,无疑为中国动画的持续发展当头来了一棒,由于政治的因素,从1966年到1971年这五年时间里中国动画的产片量为零,同年,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于1966年去世,沃尔特·迪斯尼的去世令迪斯尼的动画在1966年停滞不前,而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森林王子》是直到1967年才公映。历史的巧合给了中国动画的一丝喘息机会。到了1972年中国动画创作才渐渐复苏起来,1972年到1977年每年也仅有两三部动画片出炉,反观迪尼斯在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迪斯尼公司并没有在之后几代掌管人手中大放光彩。艾斯纳掌门迪斯尼是在80年代,他为公司的重生做出巨大的贡献,让迪斯尼得以重现辉煌。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动画产业逐渐商业化,资本化,巨大的市场的份额刺激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和美国的动画产业真正发展并扩大市场是在80年代后。资本利益的驱使使得像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些依靠国家拨款,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制作方式,逐渐被资本市场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资本运作下的娱乐性“快餐式”动画的诞生。动画技术人员被高薪所吸引,纷纷辞职,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高精良制作的中国动画产业逐渐走向低成本高回报的资本主义产业形式。在很长世间内没有像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种真正意义上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动画相结合的“中国风”动画,取而代之的是低幼化动画作品。耗资千万并得到中央少儿频道投放支持的《雷锋的故事》,最终成品确实不是中国动画应有的水平。不知是资本市场冲击的原因还是中国动画制作方自身内部的原因,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很难有可以称之为现象级的国产动画,虽然有的作品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成绩,但是很难看出有中国自己的风格。

二、中国动画的崛起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大踏步向前,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精神世界的空虚促进了中国影视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动画产业也逐渐复苏,2007年春节期间起在中国全国各地正式首映的《秦时明月》系列将中国动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古代秦朝的背景,完善的人物形象和精美的制作仿佛就像人们心中的中国动画该有的样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动画逐渐风靡全球,《秦时明月》系列动画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53 亿,在全国600 余家电视台热播;被翻译成7 种语言,在全球37 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推广;并获得“星光奖”、“美猴奖”等国内外多项重量级大奖。仅在网络、不在电视播出的姐妹篇《天行九歌》也在豆瓣上获得了8.9 分,得到了国人的认可。自《秦时明月》播出后,国产动画一发不可收拾,于2015年7月10日以2D、3D 和中国巨幕的形式在国内公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其制作良心赢得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媒体的追捧,影评人称其是国产动画走向辉煌的开始,该片更是被《人民日报》称之为近几年中少有的现象级作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获得了第30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第16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各种殊荣。2016年8月6日,在第20 届华鼎奖组委会公布的50 强电影名单中,该片排名第16 位。2016年7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大鱼海棠》获第15 届布达佩斯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2018年7月5日,《大鱼海棠》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近几年中国动画呈井喷之势,2018年推出的中国动画崛起制作《刺客伍六七》一经上线便在动画评分中得到了9.0 的罕见高分,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的炸裂之作。《刺客伍六七》成为中国唯一一部入围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的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国产动画。同年播出的动画《风雨咒》也给中国3D 动画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储备。如果说中国动画还在缓步发展,那么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中国动画推向了快车道,该动画历时4年,不但有精美的制作体验还加入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和很多正在奋斗的年轻人出现共鸣。上映36天更是达到了中国票房排行第二的好成绩。作为一款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无疑为今后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高制作高口碑提供了风向标。

三、中国动画的特点

正是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国动画的题材更多的偏向古代神话和历史,画风也偏向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宽银幕长篇动画《哪吒闹海》等都有满满的“中国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产出额动画在画面,人物形象和背景的精美程度远超从前,更能向观众展现出动画本身所想表达的意境。在《秦时明月》中将人物比例设计成1:9,视觉上高大修长,从五官的刻画也更精致耐看。在服饰设计上也还原了古代个阶级的服装颜色搭配上的意义。中国传媒大学设计的古风爱情动画《春困》中,浓浓的山水画风格,荷叶和周边的色彩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画色彩,月光下的荷塘,亭子上的红灯笼朦胧的烛光真的只有中国的色彩才能画出这样的意境出来。2016年12月爆火的《相思》,在诗一般美的江南水乡之中,讲述了一对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的有情人被迫分离的故事,朦胧了很多人的双眶。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动画中旖旎的江南美景不知陶醉了多少人,细腻的画风清新柔婉,满屏皆是浓郁的东方味道。正映那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中国风”的动画内容大多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长生殿》取自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动画的形式下,配上了昆曲的唱腔、小篆的字幕和敦煌的画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令无数人惋惜的凄美爱情故事流传千年,仍然看不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古诗配上西方唱诗的风格,太容易招人泪流。贫贱少年通过科举考试功成名的背后有母亲用粗糙的双手为他缝补破旧的棉袄,有母亲眼中殷切的关怀,动画《游子吟》以母爱为主题,只要有母亲,再困难的日子都会有温暖。中国动画对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吸收和借鉴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还在美学和哲学上有所继承,尤其在视觉重构、营造意境等观念的继承上更能显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对“意境”的表达,在叙事之外给人更多情感宣泄和想象的空间。

四、总结

中国动画的发展不算晚,尽管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坎坷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是能在近几年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国际动画产业深受日本动漫的影响,日本动漫的标杆已经深入人心,其制作的精美和几十年的历史沉淀至今还有众多的追随者,很多人喜欢用日本动漫来对比批评中国动画,这是好事,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有对比才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尽管中国动画发展较早,但真正获得认可还是近几年,希望中国动画厉兵秣马;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有自己一席之地所奋斗。

猜你喜欢

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Mg动画在慕课中的应用及其制作
我的动画梦
好莱坞动画与中国动画对比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暖心动画:最好的礼物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