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华文化内涵,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2019-03-20石昌倩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水族马尾创新性

石昌倩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中华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世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1]。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

水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个性鲜明的一种,拥有水族文字“水书”和水族特有的刺绣“马尾绣”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人最大的聚居地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它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传统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一、传承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保有很多民族精神和人类智慧,是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传统文化有其优缺点。水族传统文化中有宗族和宗法观念。除耕作事务及婚丧节庆祭祀之外,部分落后封建的宗法制度却蚕食着人性,这些糟粕我们须摒弃。

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方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形势、新条件下的重大文化方针,指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和路径。照时代特点加以改造,积极吸收优秀文明成果,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3]。

中华文化革故鼎新。处理好水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加大对水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力度。对水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并赋予时代精神,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4]。

三、三都实现水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多通路

(一)水族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能为水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放一条绿色通道。2012年 5月,三都县委出台《关于大力实施民族文化旅游带动战略打造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意见》的文件,提出将三都建设成国内著名的水族文化风情旅游胜地。到201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 590 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 53.51 亿元。12月,三都大力实施旅游项目、交通、产品、设施、营销“五大对接工程”[5]。

(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层”

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一步是要做好传承和传播的工作。也就是“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6]”。水族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水族文字“水书①”和水族刺绣“马尾绣”的传承遇到了困境。

“水书”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在2006年与“马尾绣”一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水族村寨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运用水书择吉驱邪的功能逐步退化且无收益等原因,水书传承出现断层。2015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水族女干部潘中西为对水书进行抢救保护,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戒律,成为第一个正式拜师学习水书的女性②。现代教育和“打工潮”的出现,以及工业化生产、现代文化审美的冲击,传承后继乏力。三都县中和镇的水族女子开始从小培养马尾绣技艺,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水族马尾绣艺术之乡”称号,这项民间传统绝活正在逐步重现生机[7]。

(三)传播新时代,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族传统文化

水族文化特色鲜明,有传统历法“水历”,“端节”和“卯节”、斗角舞和以“九阡酒”“鱼包韭菜”为代表的美食等等。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微博、APP 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平台,还有短视频等多种宣传途径都可为民族文化所用。三都水族省级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中国台湾“2011 文化民俗观光博览会”现场展示马尾绣工艺。目前,她正在筹办一个专门介绍马尾绣的网站,希望通过互联网,把水族马尾绣推向世界[8]。

民族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发展散发新活力,还要结合新形势和新的时代要求,勇敢走出去,加强与别民族别国的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学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验,为本民族所用。

注释:

① “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将它称为“泐睢(lesui)”。它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哲学、美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② 李春惠.中国唯一水族自治县结束水书传承传男不传女历史[EB/OL].新华网,(2015-11-26).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1/26/c_1117275513.htm

猜你喜欢

水族马尾创新性
水族敬酒歌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打造活力满满的马尾
上帝的水族馆
扎马尾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