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沙水游戏,发现孩子的力量

2019-03-20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李敏

家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沙水沙坑淘淘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李敏

随着幼儿园沙水游戏项目不断推进,我们发现沙水游戏的丰富性和适切性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而且能拓宽教育的空间,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幼儿在沙水游戏中释放潜能,自由快乐地成长。本人结合一则大班沙水游戏案例,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亲近自然,释放创造潜能

片段一:今天的沙水游戏在室外草坪的大沙池中进行,这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旁边还有两棵漂亮的海棠树。工具篮中装着铲子、耙子、沙钳、水桶、沙堡和沙漏等不同的工具,还有鹅卵石、贝壳、树枝、树叶等自然材料和粗细不同的管子、管道等生活材料,这些都是开放性材料。

分析:沙池里的沙、小贝壳、小生物,长出的野草,旁边海棠树落下的粉色花,都成了幼儿探索自然的纽带。自然资源融入了课程,让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自主、愉悦,幼儿也会更有兴趣地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各种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必备的探索工具,开放性材料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他们适合任何水平的任何游戏,它们是幼儿伟大创意的催化剂,可以让幼儿开展大量的“以物带物”的游戏,即表征性游戏或象征性游戏。孩子在与不同材料的互动,释放无限创造潜能,发现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的无穷乐趣。

二、自主游戏,真正主导游戏

片段二:活动开始了,教师说:“你们可以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去玩你喜欢的沙水游戏。”孩子们便一哄而散,去选择工具和材料。淘淘和吉吉各拿了一把大铲子,对着沙池一下接一下地挖,不一会儿,两个人各挖出一个大沙坑。接着,吉吉用水管把水引向他自己的沙坑里,淘淘说,我这也需要水,我要变成一条大运河。吉吉把水管对准了淘淘的大沙坑,淘淘的大水坑也满了。小蓉和小雅选择了自然材料框中的树枝、小铲子和小水桶,她们说要一起植树造林。

分析:陶行知老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主张要由幼儿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得到自己的认识。他提倡让幼儿自由游戏,不规定游戏的具体内容,全凭幼儿自己思考、商量、准备。

案例中的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设定游戏的主题,放手让孩子去想。由孩子主导游戏,教师就可以去看、去观察、去了解孩子的发现,从孩子的游戏中生成教学内容。真正让我们懂孩子的,其实是孩子自己;要真正了解孩子,还是要让孩子通过游戏告诉你。放手让孩子去想去游戏,他一定能够想出更多、更复杂的玩法。

三、乐意探索,引发新的探究

片段三:吉吉不一会儿把两个小水坑都满了,淘淘高兴地向周围的小朋友宣告,他的“大运河”完成了。他又挖了一会,淘淘突然伸脚用雨鞋慢慢地伸进满是水的泥坑里,水差点儿从雨鞋筒上方浸透到裤腿上了。教师没有去制止,继续观察着他们。淘淘把脚收了回来。又把另一只脚伸进泥坑里,又小心翼翼地收回来。这时,淘淘对吉吉喊:我的“大运河”和你的一样深。

分析:教师看到孩子的裤子即将要被沙坑里的水浸湿时,教师没有去制止,而是进一步观察。这种“后退”,是为了找到合适的位置和正确的视角会观察孩子。空间是游戏的前提,它提供了足够的内容、背景和意义。如果当时阻止了把脚伸进泥坑里,你就不会知道,孩子居然是通过雨鞋的高度来测量水坑的深浅,这就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这时孩子的兴趣点是在“测量”。那么接下来,教师也许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有关测量游戏课程,引发下一轮探究。

四、善于观察,设法解决问题

片段四:沙坑里的水越来越多,通着的管子不停放水,他赶紧在工具篮里找来了小铲子,铲了几下,换了小耙子,在两条“大运河”之间来回地耙,很快,两个水坑连到了一起。他看到快淹没到小雅“植树造林”的沙地了,有一颗树差点要倒了。他赶紧拿来了一个大的长方形木头积木,竖着堵住了一个水道,他又左右看了一下,看到还是有水流出,没有完全堵住,看了一会,他又把这块积木横过来放,这一次成功把水堵住了。

分析:案例中教师给幼儿观察的机会和时间,铭铭小朋友通过观察调整了游戏材料,成功把所有的水坑连成一片,形成了壮观的“河流”;当他观察到因水流蔓延,影响到旁边的“植树造林”,他就尝试用积木将水堵住,在不停地试验和摆弄中成功把水堵住。幼儿的所有认知都来自于自己的观察,只有自己看到,才会引发思考,思考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都要给幼儿充分观察的机会和时间。

五、乐于交流,展现沟通魅力

片段五:“大运河”的旁边,小蓉拿了一根树枝,她一手扶住树枝,一手拿着小铲子,一边挖一边把树枝用力往沙子里塞,可是没有塞进去。小雅凑过来说:“你先挖好了坑,再把“小树”种进去,我和爸爸种树就是这么种的。”小蓉就把树枝放下,用小铲子挖,然后再把“小树”种好了。小雅种了一排排树。小蓉在另一边。小雅对小蓉说:“你把你的小树移到我这里吧,你那里需要做小河。”小蓉说:“还是你的树移到我这吧,我这边的树多,移起来不方便。我可以和你一起移啊。”小雅说:“好的。”说完,她们就动手移起来了。

分析:游戏中的孩子“七嘴八舌”,其实,孩子之间的交流就是一次语言活动。小蓉通过不断沟通协调,最后和小雅达成一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记录孩子们游戏的视频和照片,游戏结束后,可以请孩子们分享在游戏过程中的故事。不管是游戏中的互动、交流还是游戏后的分享和讨论,都是一次次的语言活动、辩论活动,从他们的语言中,你会慢慢读懂孩子。这一定会对下一次的活动或孩子的互动交往产生影响。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教师会感到非常快乐,了解到幼儿是如何交流和学习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指导、教学,以促进幼儿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六、即时分享,引发持续讨论

片段六: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们在教室进行活动分享,萱萱说:“我原来准备建一座小桥,用了一个长长的木条,可是全都沉了下去,于是找到了一个小方块木桩,放在了木板的下面。准备用脚试试小桥牢固不牢固,穿着套鞋的脚同时踩在两端,就像好玩的跷跷板特别有趣。”教师播放了这一段小视频,视频中萱萱不断调整木板放的位置,最后成功站稳了。教师问道:怎么样才能站稳呢?还可以用什么制作跷跷板呢?应该怎么去寻找跷跷板的中心点位置呢?孩子们讨论纷纷……

分析: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孩子即时分享游戏活动,捕捉孩子游戏中“惊奇”时刻,继续讨论游戏内容。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探索,更有价值,获得感性的经验。教师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激发儿童的主动性,从而生成课程,生成的课程更符合幼儿的教育实际和目标要求。不管是观察,还是生成对教师而言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机制和智慧要求都很高。

七、结语

在沙水游戏中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孩子们自信、自主、自发的游戏与学习状态,激励着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教师在不停地观察、不断地支持儿童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持续燃烧的学习小宇宙。

猜你喜欢

沙水沙坑淘淘
乐淘淘
功能性训练融入果岭边沙坑球技术的实践应用
浅谈幼儿园户外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中班幼儿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沙水初体验 乐享沙世界
探究在沙水游戏培养幼儿探索意识的途径
沙坑训练到底是不是坑?
乐淘淘 草木皆兵
蚁狮沙坑
对小学跳远沙坑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