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提问

2019-03-20沈继培

家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感兴趣事物儿童

□沈继培

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也是父母多年来熟视无睹的事物,太熟悉了反而不容易解释。

众所周知,儿童和青少年的求知欲都很强,面对刚接触的新事物总要问个为什么,为了解决他们的疑问,各种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应运而生了。能够读书识字的青少年当然可以借助种种书籍解难释惑,但是,刚上小学的儿童虽然有不少时间在学校度过,有老师的教育指导,但是,因为对父母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有了问题还是会在第一时间询问自己的父母。

面对一些貌似简单的问题,有些父母并不能很快很好地做出回答,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也是父母多年来熟视无睹的事物——太熟悉了反而不容易解释。父母经常面对孩子提出的种种看似简单却不易回答的问题,既不能避而不答,又不能不懂装懂,而是要竭尽所能,给孩子做出正确的解释,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关于某个事物清晰正确的概念,从而逐渐形成简单的知识体系和对世界的初步认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父母一方面要掌握解释事物的本领和语言技巧,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父母要注重观察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近距离观察身边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尤其是孩子可能感兴趣的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并试着用口语化、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它们,如果某些事物解释起来存在困难,不妨查查字典词典,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下,以便解开疑难。父母坚持这样做,在未雨绸缪的同时,也会积累知识,还会帮助自己养成解释事物的习惯,提升解释事物的能力。

父母要掌握语言技巧。因为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工作性质和脾气性格等不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样,面对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也必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解释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因为儿童的知识积累不多、认知水平不高、接受能力有限,所以,父母给孩子做解释,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下定义,一定要尽可能地使用简单而又具体的词汇,既要让孩子能够听得懂,又要通过解释,让孩子记得住,在头脑中很快建立起某种事物较为清晰的形象。

父母要有正确的态度。孩子是无忧无虑的,父母则不同,要工作、要处理各种事务,面对孩子的提问,不可能每次都能给予令孩子满意的回答。但是,不论父母的状态如何,面对孩子的提问,都不能急躁,更不能对孩子呵斥几句就打发走,而是应该真正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肯定孩子的求知欲,最重要的是耐心地、心平气和地进行解答。父母坚持不懈这样做,久而久之,既让孩子增长了见识,也使得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亲密。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习。孩子提出问题,说明孩子的求知欲很强、学习兴趣很浓厚,那么,父母回答完孩子的问题之后,如果时间充裕,并且条件许可,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孩子主动去学习,指导孩子阅读相关的书籍,进而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最终培养起孩子独立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感兴趣事物儿童
更 正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
春天来啦(2则)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