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发现治疗乳糜泻的新方法

2019-03-19温玉琴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麸质乳糜过敏原

乳糜泻(Celiac disease)是患者对麸质不耐受从而引起的以小肠黏膜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目前临床上仅能通过让患者避免进食含麸质的食品来控制症状。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临床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的一项新技术可以诱导乳糜泻患者对麸质的免疫耐受,为乳糜泻患者食用麸质带来希望。研究的相关结果发表于10月2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胃肠病学周会议上。

研究人员设想将过敏原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纳米颗粒中,然后将负载了过敏原的纳米粒子注射到血液里,使免疫系统将装载了过敏原的纳米颗粒视为无害碎片,从而减少免疫系统炎症的产生。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谷类食品中谷蛋白的主要成分麦醇溶蛋白装载在纳米颗粒中。治疗组给于纳米颗粒治疗,对照组则不进行治疗,1周后2组患者食用麸质14 d,结果显示对照组对麦醇溶蛋白产生显著的免疫反应,并损害小肠;而治疗组中产生免疫炎症反应的患者比对照组少90%。

研究人员认为该技术可能适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如将髓磷脂包裹在纳米颗粒中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将胰岛β细胞中的蛋白质包裹在纳米颗粒中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等。

猜你喜欢

麸质乳糜过敏原
无麸质食物,吃还是不吃?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星巴克推无麸质食品,横扫食品行业的无麸质到底是什么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吃无麸质食物真能瘦吗
星巴克推无麸质食品,横扫食品行业的无麸质到底是什么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大连地区儿童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