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实一体化”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2019-03-18刘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理实一体化财务管理

刘婷

摘要:本文以河套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为例,结合作者的实训教学实践经验,对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实训教学模式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205-02

一、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1.升华院校的教育理念。财务管理工作在众行业中属于較为典型与重要的工作形式,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作环境,只有具备较强综合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价值。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我校作为新型本科院校更应当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尤其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从根本上提高日常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尽可能升华院校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满足教学需要,势必要求财务管理相关教师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将不同的学科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从而为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同的教学特色更加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3.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发展的首要目标,所以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对我校至关重要。而财务管理专业作为我系第一个升本专业,落实实践教学改革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提高日常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我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指导教师缺乏,实训效果欠佳。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能够从战略上统筹全局,合理有效地运作企业。所以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储备,影响到本专业教学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影响到能否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因此,要培养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就需要“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备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我校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基本上没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技能,大多都是从学校出来直接走上讲台,所以对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了解较少,导致实训课程只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无法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可想而知实训效果也差强人意。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目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采用的是“网中网财务决策平台”,此平台是站在财务总监的角度全面把握运营、会计、税务、稽查四个模块,仿真模拟效果较好。这门课也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的回顾与应用,包括会计学、管理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税法等。所以,要想具备综合专业知识的实训基地,对学校也是一种挑战。而且,财务管理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一般的实习单位不可能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所学内容比较粗浅,达不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三、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理念。本着更好地完善教学效果为目的,将传统授课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被动学习与比赛机制相结合,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要求实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知识,还需要深厚的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学校认定与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担任实训课程的教师需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入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应积极参加有关财务方面的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走在信息时代的前沿,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3.课堂组织过程。(1)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授课过程。财务管理实训课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非常全面,而相关的知识又处于不断地变化更新之中,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及时给予传达,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授课过程,如蓝墨云,以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类似于这样的软件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及时上传并发布一些学生需要的内容,因此要求实训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训课堂。(2)注重实训课程的过程考核制。实训类课程的过程考核要远远大于结果考核,因为过程性考核就是结果性考核的基础,而过程性考核的有效实施却是难点,如何做好过程性考核才是实训课的关键所在。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就可以从考核的角度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对过程性考核的重视度,既达到团队的有效合作,又达到个人的有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考核落到实处。(3)以赛促学。建立比赛机制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班级内的小组赛促使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班级之间的比赛建立系部奖励机制,颁发奖品及证书,获奖者还可以鼓励大家参加全国性的类似比赛。达到“以赛促学,赛中取乐”的效果。比赛还可以强化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财务管理实训课主要是以团队形式完成的,5人一组的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财务总监作为小领导必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调动大家积极性。通过做账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形成有效配合并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观、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企业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如结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到记账公司了解企业登记注册、货币资金往来业务以及财务部门关于票据的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等内容;结合“成本会计”课程,到相关公司参观企业生产流程,现场讲解材料购销过程、生产过程、工资发放、费用生成及成本计算等;结合“税收实务”课程,到巴彦淖尔市国家税务局大厅及地方税务局大厅了解税法相关知识、国税、地税申报税种、票据领用过程及纳税申报过程等;结合“审计”课程,到会计师事务所了解事务所工作组织,熟悉审计业务工作流程,翻看审计工作底稿并实地讲解等。

4.学校提供大力支持与保障。(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应用型大学的必备条件之一,我校也有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却没有。原因在于财务类岗位相对比而言比较敏感,大多数公司不愿意将类似工作交给未毕业的大学生。所以,财会类学生的实训基地建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就需要学校出面,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校外实训基地新模式,比如作为实训基地的企业,学校可以无偿为他们提供财务管理类的岗位培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得更多,还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达到双赢的目的。(2)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在近年来已经是一种潮流,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校企合作。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大大促进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与工作能力的提高。而校企合作的数量不宜过多,过多管理成本太高,不能达到有效管理;也不能过少,过少形式过于单一,实训效果较差。数量保持在5个左右为宜。校内实训课主要是模拟操作企业,理论较强,而校外合作企业主要是实操,通过理论与实操的有机结合,将实训内容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才是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滕忠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实训模式探索[J].新经济,2016,(4).

[2]宋保胜.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实训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当代经济,2015,(13).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理实一体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