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促特殊家庭儿童健康成长

2019-03-18张之旭田福理

关键词:品格儿童策略

张之旭 田福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家庭观念都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家庭的孩子迫切需要一个相对固定并且高质量的成长环境。这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仍旧需要为儿童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够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从阐述特殊家庭儿童品格培养现存问题入手,对于培养特殊家庭儿童良好品格的方法及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特殊家庭;儿童;品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3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中儿童的数量规模迅速扩大,在城市地区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未成年儿童,许多特殊家庭的儿童受到家庭离异问题的影响,无法在城市生活中很好的安顿下来,因此只有寻找出培养特殊家庭儿童良好品格的方法及策略,才能够促进儿童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特殊家庭儿童品格培养现存问题

许多特殊家庭的儿童无法适应城市中新的居住环境和新的文化背景以及全新的教育体系,这使得部分特殊家庭儿童的品格培养需要更多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这是因为新时代的教育模式相比以往已经出现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特殊家庭儿童幸福快乐的成长,并且考虑到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品格培养中存在的漏洞是不容忽视的。此外,由于我国社会道德教育自身也处于一个变革期,因此特殊家庭的儿童无法理解变革时期的社会思想道德,所以也难以形成健康、阳光、全面的个人品格。综上所述,只有政府、学校、父母协同努力,才能够为特殊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切实的助益,以下从政府、学校、家庭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培养特殊家庭儿童良好品格的方法及策略。

二、培养特殊家庭儿童良好品格的方法及策略

1.政府落实特殊儿童入学保障

大多数关于儿童品格的研究都是主张将特殊家庭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一体化系统中,通过进一步落实特殊儿童入学保障来达到更高的目标实现率,在这里作者也赞同这一措施。事实上,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的儿童教育问题往往是典型的义务教育问题,因此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的实际情况下,如何让儿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与学校,形成阳光、健康、向上的品格就成为了政策是否落实成功的重要判定标准。其次,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进一步解决问题家庭儿童的上学问题,可以为孩子们分配更加优秀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孩子们在健康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在这一过程中校方也需要进一步落实特殊儿童入学保障,平衡校内优秀教师的分配,让特殊家庭的儿童也有接受优秀教师教育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启蒙老师。

2.家庭培养儿童正面品格

家长培养儿童的正面品格首先需要做好自身的品格建设工作,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对于儿童品格教育工作而言也并不例外。考虑到特殊家庭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家庭成为了特殊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品格与精神将会成为影响儿童品格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所以,只有孩子的父母主动去培养儿童的健康品格,才能够寻找到儿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上述这些可能性都需要父母采取循序渐进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够获得。此外,家庭双亲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采取更加积极态度将会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家长可以通过专业的儿童教育培训和心理健康咨询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此外,家长在促进自家儿童形成良好品格时应当努力整合家庭内外部的资源,并合理分配自身工作时间同时抽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这是因为时间本身就是支持孩子成长最为重要且无可替代的资源,更多的相处时间有助于父母双亲培养儿童健康、阳光的正面品格。

3.营造和谐家庭校园氛围

营造和谐家庭、校园氛围首先需要父母与校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家长们平时应该多提高自身素质并加强对子女的榜样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多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孩子的心路历程。教师和家长对特殊需要儿童能在问题行为方面达成共识,但若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政策保障和专业支撑分别独立,家长便无法通过教师间接及时地帮助幼儿,教师也无法实现与家长信息互动交流。其次,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家庭氛围,这是因为和谐美满的家庭更容易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有利于促进子女性格的健全完善。此外,在学校中同龄人的肯定更容易让他们产生自信心和愉悦的心情,因此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有利于特殊家庭儿童的思想品德发展。

4.构建家庭学校沟通平台

构建家庭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是可行的教育措施之一。考虑到父母在儿童的教育成长中必然是最接近孩子的存在,因此父母往往是最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父母在儿童品格形成中的作用將会直接决定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整合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次,家长在和校方协力合作时应当构建出流畅的沟通平台,这一平台本身侧重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考虑到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往往会比普通孩子更加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关心,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就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自身行为品格形成定期沟通机制,并强化特殊儿童家长与其他儿童父母之间的沟通,形成纵向的多格局沟通。此外,家庭学校沟通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儿童形成希望、喜悦、接受、宽容的健康品格,因此可以认为及时有效的沟通是解决特殊家庭儿童品格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结束语

随迁子女内心要有一个平等的心态,不能觉得低人一等或是存在自己没有别人强的心里,这些都要从思想深处摒弃。最后,需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和执着的信念,追求积极向上的东西,会辨别善恶,主动远离城市中一些奢靡的场所和娱乐设施,保持身心的纯洁净化,才能够有助于特殊儿童健康品格的形成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06.

[2]白璐.农村家庭环境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07.

[3]王俊超.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品德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05.

[4]王焕.单亲家庭初中生品行养育的实证研究[D].北华大学.2016,05.

猜你喜欢

品格儿童策略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冬季暖男必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Passage Four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