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2019-03-18孙晓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

孙晓燕

内容摘要:伴随我国新课改提出来的最新要求,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革,方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革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还要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导入艺术、提问艺术、评价艺术和语言沟通艺术等,才能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艺术

随着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随着新时期的变革不断改革,教师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方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革。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与尊严,热爱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引导和促进他们人格的形成;还要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愉快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更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如课堂导入性点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习情境,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等;还可以运用活泼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和打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和营造浓厚的学习与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之外,还要吐字清晰,用词准确,语言表达流利顺畅,这些都是对语文教师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上使用风趣幽默、声情并茂和抑扬顿挫的语言,用优美的语言把语文课堂上的风生水起。通过语言的美感彰显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规范准确、形象生动、风趣幽默、音韵和谐和凝练简洁,语气要和蔼可亲、抑扬顿挫和温文尔雅,坚决杜绝模棱两可的语言、口头禅和连篇废话。在叙说性课文中描绘意境时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还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一首诗或一篇抒情散文,让学生在余音缭绕中感受诗词和散文的情韵之美,在余味无穷之中回味那种生动的语言描画。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可以为学生营造活跃与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四十五分钟。风趣幽默的语言如同美味可口的鸡精调味剂,不仅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还能激发小学生的智慧火花;幽默语言所具有的和善性,还能有效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为和谐融洽。语文教学语言的音韵和谐具有抑扬和回环之美,我国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就指出过汉语言的形式之美,就在于它的抑扬顿挫、整齐划一和回环之美。语言艺术的形式美具有音乐性,语文教师使用平易尽人和情真意切的声调,不仅可以以声传情,还能产生如品茶般的余味无穷的魅力,能带给小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情操陶冶。

二.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语文课堂导入艺术可谓教学艺术中的艺术,有效巧妙的导入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就像演奏家拨动的第一个动人美妙的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小学生渐入佳境。导入艺术需要精心設计,如同一把金钥匙的导语能够打开知识的大门,带领学生登堂入室。在不同学龄段要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如低年龄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多采用学生喜爱的故事和游戏导入,满足孩子的趣味性和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及时进入课堂教学氛围之中。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故事和游戏就是吸引小孩子注意力的最佳磁铁,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找朋友、摘苹果等各式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习动力和兴趣。中段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情境和悬念导入方法,如通过多媒体手段欣赏图片和音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去阅读课文;也可以运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以情动人,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意境之中。如教学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前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在愉悦心情下进入到新课情境中。在高年龄段教学中可以采用复习和练习导入方法。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文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加以解决问题。当然对不同的文体采用的导入方法也各有不同,如记叙文多采用悬念导入,说明文多采用直观导入,诗歌可采用情境导入等。同时,还可以借助问题导入艺术,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配合故事导入艺术,可以调动小学生长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利用音乐导入艺术,可以实时调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观情绪;通过多媒体等局端设备导入艺术,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丰富的课程内容。

三.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小学生积极思考和活跃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师生交流沟通能力。提问方式的艺术化还可以点燃小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学生思维的火花。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问技巧和方法还能提高小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提问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语文教学内容上为学生设定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抓住题眼和文章重点,利用矛盾设置疑问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提问时要具有层次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推进和自主学习。提问的问题既不能太过简单,又不能过于复杂,只有适当的问题才能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成功的喜悦。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还要注重提问的开放性,要尽可能突破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使答案具有多元性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另外,通过提问还可以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最为重要。因此,在提问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问题,通盘考虑问题的主次和先后,做到循序渐进和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学会提问。

四.教学氛围的营造艺术

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新颖的导入方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如采用童话式、诗歌式、漫画式、视频和情境等多种方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为构建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基础。还可以采用亲和力作为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助力器。作为教师一定要随和、亲善、和蔼可亲,学生才能更加愿意接近和亲近老师,才能和教师真心相交作朋友,教师要经常面带笑容和学生亲切交谈,用真情实意的关爱之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同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自己的柔情化解学生对老师的隔阂和感染学生。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营造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动力源。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沉闷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灵活多样的、直观具体的、生动活泼的等方式,立体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构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跌宕起伏、曲径通幽、活跃生动的悬念调动学生求知欲,启发他们的心智。还可以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性作为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帮手,俗话说教无定法,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可以达到最佳境界,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借助生动活泼的语文課堂教学艺术,才能使得小学生获取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激情,在文学赏析与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学会欣赏美与创造美。语文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技巧性和表演性,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方法来发掘小学生潜在的艺术潜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文字阅读趣味性与艺术性;通过环境教学设计的艺术性,确保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通过规范、幽默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艺术,进行调节课堂氛围,启发与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化课堂教学这种理想追求,培养小学生具有时代精神和人文情怀;通过语言沟通艺术、课堂结束教学艺术和教学评价艺术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费淑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

[2]刘长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3]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4]马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艺术[J].学理论.2013.01.

[5]马龙,杜成仓.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结束教学艺术[J].教育现代化.2017.07.

(作者单位:霍邱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语文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