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分傻气难得

2019-03-18云溪子

小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情舒畅傻气佛家

云溪子

以前有句俗话,说“穷人不怕死,富人求长生”。大概意思是,穷人日子难过,度日如年,故不怕死;富人锦衣玉食,自然不愿意舍此而去,故怕死。当然,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人都有求生的欲望。

如今,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有了改善,很多人过上了好日子。于是,大家倍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长寿。而欲长寿就得注意养生。因此,眼下养生成了热门话题,谈养生的书汗牛充栋,传授养生之道的文章连篇累牍。各式各样的“养生经”更是漫天飞,让人眼花缭乱,道家的、佛家的、儒家的、自家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互相矛盾。

我这个人或许有点“另类”,认为养生无经。环顾我身边长寿的人,很难从他们身上总结出什么养生经来。好几年前,《北京日报》曾对北京的百岁老人做过一次调查,发现这些寿星“生活习惯大相径庭”,爱吃红烧肉者有之,喜食咸者有之,抽烟喝酒者有之……养生虽然无经,但无论各种养生说法、还是《北京日报》的调查,或者是我的观察,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长寿者皆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看来,欲长寿就须“心情舒畅”,这是大家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心情舒畅呢?对于这一点说法也不少。我以为欲心情舒畅,就得有三分“傻气”。有人可能认为我的说法本身就是冒傻气,而我至今不悔。

何为傻?其含义在众人心中不言而喻。词典上对于傻的解释是:头脑糊涂,不明事理;死心眼,不变通。在我看来,傻有真傻、假傻之分。

真傻有两种。其一,由于智力障碍或疾病原因,造成反应迟钝甚至浑浑噩噩;其二,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认为别人都是傻瓜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假傻也有两种。其一,比谁都精明,心里阴暗,精于算计,却装出一副大大咧咧、懵懵懂懂的样子;争爵于朝,争名于世,争利于人,锱铢必较,却装出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其二,心里什么都清楚,但忍辱负重、忍痛割爱不露声色,给世人一种麻木、呆傻的印象。这种人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我想说的三分傻气的傻,既非上述的真傻,也非上述的假傻。说非真傻,是因为我心目中有三分傻气的人,心中是非清楚、善恶分明、知人知己;说非假傻,是因为他们的傻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强忍出来的,而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大智若愚,是一种解脱之后的“潇傻”。

养生需要心情舒畅。心情舒畅的对立面是什么?是烦恼、郁闷、痛苦。世上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此消彼长。多一些烦恼郁闷,就少一些心情舒畅。因此,欲要心情舒畅,就要减少、最好消除烦恼郁闷。如果把烦恼郁闷当做一种病,那么治病有治标、治本两途。治标是在烦恼郁闷产生之后,使之尽快减轻、消除。治本则是要找到烦恼郁闷产生的原因,尽量使之不发生。

世间为何有烦恼产生?对此,佛教有许多论说,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就是企图帮助世人解脱生死烦恼的宗教。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敬畏佛学中的智慧,我以为佛学中的不少观点是对人世间生活的理论概括。我以为,人的烦恼主要来源于佛家将之列入十恶的“贪、嗔、痴”。

贪,词典上释为爱财、贪污,总是不知足。我以为,贪最基本的含义是欲壑难填,无休止地追求财、色、名、利。患贪病的人,因已到手的财色名利来路不正,整日担心机关败露遭到“天谴”,为躲避他人寻仇惶惶不可终日。患贪病的人,为满足无尽的欲望,挖空心思、机关算尽;若不能如愿,轻则怨天尤人,重则四处出击,甚至自奔黄泉。这样的人,能活得轻松、心情舒畅吗?

人要生存,基本的物质条件不可少;趋利避害几近人之本能。但若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取不义之财,明了人生一世本“赤条条来去”“良田万顷黄土一抔”“广厦千间一床而已”,那么庶可有欲而知足,心胸坦荡。如果能更进一步,对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能“凡事尽力而已,得之不忘形,失之不丧志”,尽人力顺天意,那就不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郁郁寡欢了。这样的人与世无争,看上去有几分傻气,但却能心情舒畅。

嗔,对人对事不满发怒生气之谓也。经常发怒生气之人,岂能心情舒畅?然而不怒、不气并非易事。古往今来就有不少人将“制怒”二字挂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足见制怒之不易。因为人乃血肉之躯,受到刺激会本能地做出反应。但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有理智,可以通过理智调节乃至控制本能反应。欲少怒甚至不怒,当知怒有害无益。任你如何发怒,问题不会减少半分,有问题只能面对、设法解决;发怒时容易不理智,做出错误决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发怒伤身,是自己伤害自己。既然发怒有害无益,当然少怒、不怒为好。

在日常生活中,据我观察,许多人生气、发怒,是因听闻他人说了自己的坏话,甚至骂了自己。听见他人说自己的闲话、坏话,不妨冷静想想。如果自己确有不当之处,不妨择善而从;如果确是他人无理,也不必太在意。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草根百姓,有几个人人都说好的?脑袋扛在别人肩上,嘴巴长在别人头上,你管得了别人想什么、说什么吗?一位长者告诉我,对待他人的闲话,他的态度是:扪心自问,自己问心无愧即可,别人爱说什么就说去好了。这样的态度似乎有点傻,甚至有点阿Q,但落了个少生气,多了一份好心情。

痴,词典释为傻、愚笨;极度迷恋。佛家将痴列为十恶之一。傻、愚笨,多为生理原因使然,对他人无害,没有理由列入恶。我以为,佛家列入十恶的痴,当指极度迷恋、过分执著。极度迷恋财、色、名、利,则必贪。关于贪,上文已经说过几句。我以为,极度迷恋长寿、过分执著生死,是“痴”的重要表现。

人是从自然界产生又独立于自然界的万物之灵。追求与自然界一样永恒常在,是人类内心的强烈冲动。但古往今来有长生不老的人吗?一个人的寿命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只能尽人力顺天意。如果极度迷恋长寿,或这个不吃、那个不喝,或今天吃这个补品、明天服那个“仙丹”,天天担心这里有病、那里有灾,这样活得有多累!能心情舒畅吗?

人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人都明白的。恐惧死亡,乃人之常情。但惧有何用?既然人人都不可免,不如坦然面对。季羡林先生的座右铭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深感钦佩。人生悠悠万事,最大莫过于生死。对生死如此“无所谓”,似乎有點傻。但正是这三分傻气,却可以让人生过得无比潇洒。

窃以为,如上对待“贪、嗔、痴”,虽有三分傻气,然而却可让心情舒畅、人生洒脱。我并未大彻大悟,但我有心向贤者学习;虽然刚刚七十多岁,算不得高寿,但我希望能够为长寿尽人力。我这里之所以讲“三分”傻气而非十分,其一,是因为这种傻虽非假傻但亦非真傻,只能以三分言之;其二,我是仅就日常生活、养生而言,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善恶底线等大是大非面前,是犯不得半点傻的。

猜你喜欢

心情舒畅傻气佛家
寂寞人心
寂寞人心
犯点儿傻气
做人要有点“傻气”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