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教育在大学通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2019-03-18汤燕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创新教育

汤燕君

內容摘要:在大学通识课程中贯彻创新教育,需要构建起符合课程特点、符合学情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创设主题化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确立过程化评价体系,探索创新教育在大学通识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通识课程 大学语文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随着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培养厚德博学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贯彻和实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关键。“厚德博学”,需要高等教育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成长为“全人”。“创新型人才”,则需要我们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之能应对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化竞争。而以创新为起点,打破学科壁垒,融合中外,博通古今本就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在大学通识课程中贯彻创新教育,构建起符合课程特点的、符合学情要求的、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尝试结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教改实践,探讨创新教育在大学通识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一.面对的挑战

近年来,各类通识课程虽然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但从创新教育的实效来看,成果并不显著。这其中既有课程内部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制约。以大学语文为例,限制创新教育的最重要原因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未能得到彻底改变。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与师生角色定位,“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继续存在;部分教师对大学语文的通识性质认识不足,或者将大学语文视为“高四语文”,或者将创新教育视为一种与应用学科相关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知识的应用与发展,忽略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受限。大学语文作为全校性课程,基于课程标准化、师资力量、教学场所等方面的考虑,一般大班授课,期末统一闭卷考核,不利于探索更加灵活的适用于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注重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法。最后,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足。应试教育不但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且破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功利主义盛行,学生普遍重专业而轻通识;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课堂“低头族”比比皆是,种种因素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自主学习氛围淡薄,教师的教学教改热情受挫。

作为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兼具基础性、艺术性、人文性,即从语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综合影响学生。无论从哪个层面入手,大学语文都是一门重视积累,强调感悟和融会,通过潜移默化发挥作用的课程,特别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能全身心投入,通过自我激励、主动学习,自觉并且有效地完成知识内化、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如何真正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的应用与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确立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实现大学语文多层次教学目标的前提。同时,这也是现阶段通识课程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受教育者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将其与新知识融合发展,通过省视、批判、超越、突破、推进等过程,衍生出新的思想增长点。因此,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课程建设也需要我们集中精力探索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二.创新教育的实践

(一)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通识课程一般为全校选修,学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复合性、前沿性;学时有限,一般一周2学时。此三者间形成一定的矛盾关系,如何找到关捩,平衡处理是一个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基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分条缕析各个知识点,然后请学生课后完成习题,以检测知识点的接受情况。但在通识课程中,教师很快就会发现这种模式无法适用。以大学语文为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古今中外、诗词歌赋,不仅时代跨度大,国别范围广,而且各式体裁皆备,文字、文学、文化兼顾。倘若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要不就是各个知识点浅尝辄止,要不就是完成不了教学内容,至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更是缘木求鱼。因此,我们尝试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了一个结合课内与课外、课前与课后、在线与线下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的,交还学生在线进行;学生需要获得帮助的,课内师生讨论完成;学生需要延展开拓的,提供资源,供其在线自学。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教师在课前提供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任务(学什么)、学习指南(怎么学)、在线自我测试(学得怎么样)、学习反思(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初步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前在线观看微课视频,并结合其他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在线测试,查验学习效果,存疑处在线提问,师生皆可解疑。这样,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科基础的学生可通过反复观看、在线自测、在线求助等方法,个性化完成学习。接着,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根据学生在线提问情况,选取富有逻辑层次的、符合本讲主题的、有利于重点难点掌握的题目,请学生在课堂内互助协作,展开小组讨论。教师的问题设计非常关键,需要凝练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既要强调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又要符合学情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从旁观察,给予讨论小组必要的引导;再通过各小组间观点的交流,质疑,解惑,总结,完成重点、难点的学习。最后,教师提供延展学习任务单,包括在线的课后巩固练习、延展性学习指南,充分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空间,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课外自学指导与自学资源。

在这一立体化教学模式中,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与中心,教师只是做为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出现在学习环境中。在线自主学习、课前自设问题、课内自由研讨、课后自觉提升,各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都旨在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自主性的提升,推动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从而肯定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增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注意提供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提问、质疑、分享、交流的机会,注意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并肯定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发现,促进研究性、互动性教学的开展,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二)创设主题化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我们自编教材,创设主题化教学单元,将纸介教材、数字化资源以及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一体化设计,出版了新形态《大学语文》教材。

所谓主题化教学内容,指教材每个单元设置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来选择作品,分析作品,设计思考题,提供学习参考资料。这些主题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它们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从深层次看,又是永恒的“人文母题”,体现出大学语文的通识性质。教师围绕主题,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从文本赏析拓展至主题的思考与讨论,通过横向上的融会贯通,纵向上的点线结合,启发学生心智,在大学语文基础性、艺术性、人文性三个层面上,明确“为我所用”的最终学习目的。

例如教材收录了鲁迅小说名篇《伤逝》,传统语文教学大多要求分析该小说男女主人公子君、涓生的人物形象、《伤逝》的主题、小说的艺术特点等。这些分析固然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对鲁迅个人文学成就的理解,引起学生对爱情、婚姻的思考,但不及创设“人文母题”能更深刻地引发讨论,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我们在这一单元确立了婚恋主题,除了向学生提供《伤逝》文本外,还提供了鲁迅讲座文稿《娜拉走后怎样》、中外其他婚恋题材小说以及众家评说等相关材料。学生通过疏通文本,鉴赏文本,理解文本,分析思考,交流沟通,围绕婚恋主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从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爱情婚姻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爱情婚姻与社会的关系、爱情婚姻与经济的关系、中外婚恋之不同等多个方面入手加以探讨。这其中涉及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古今中外,关联着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这是无法预设答案的讨论,人文母题的永恒性、作品材料的经典性,教学内容的独特性保证了知识的相对真理性、融会性、发展性在这一讨论中得到明确的体现。它使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局限于接受、记忆、理解与简单运用知识,还要进一步开拓知识、发展知识,从而培养起突破学科壁垒、推陈出新、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识课程的内容需要兼具深刻性与感召性,新颖性与普适性,既要能深入人心、抒发情怀、启迪人生,又要能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有机结合。大学语文主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文字、文学、文化体验真正转化为學生自身思维水平发展、个体精神成长、综合能力提升的增长点,保障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新时代大学生具有个性发展自主化、需要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他们具备强烈的自主自立意识,追求鲜明的个性,有浓厚的表现欲和社会交往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能够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选择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其形成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

以大学语文为例,教师不仅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单向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辅助者,还要把教室转变为“舞台”,把学生请到“舞台”中间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展示、分享、合作的机会。围绕单元主题,我们除了开展课内小组讨论、小组间交流外,还配合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强调体验,强调创新,强调合作,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多采用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比赛、朗诵比赛,学生作主持人、评委,自己评选优胜者;组织学生改编戏曲为话剧,自己排练并表演;组织学生续写小说,改编小说,拍摄短剧或微视频,自导自演;组织演讲、辩论比赛,要求学生自撰演讲稿,自己组织辩论队进行训练;组织小论文答辩,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自己组织答辩会……

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与才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在体验、创作、排练、观摩的过程中,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异的精神,通过延伸、扩展、联想、逆向、综合等方式,突破常规思维,超越固有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确立过程化评价体系

为了充分、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避免出现平时敷衍、考前突击的不良现象;同时也为了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真正使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在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上应强调过程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成绩组成比例,以日常综合表现评价为主;二是改变评价方式,减少客观、封闭式题型,多采用主观题、开放题,任务题,项目题,肯定学生的求异表现、多维视角和独到成果;三是结合课堂内、外,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通识性质。

以大学语文为例,日常综合表现评价内容可包括:源自网络平台的数据统计,即自主学习在线时长、在线自测成绩、在线活跃指数等;源自课堂内的学习表现,即是否进行独立学习,是否进行合作学习,是否进行课堂发言,是否完成各项任务,以及上述学习活动的质量评定等等;适当关联课外活动,即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契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多种以汉语言文字、文学为载体的各类比赛或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计入日常综合表现的评价范畴。日常综合表现的评价形式以教师评价为主,同时参考组长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占总成绩的70%-80%。期末评价为辅,减少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开放题,引入一定的写作题、任务题,注重对学生汉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占总成绩的20%-30%。无论日常综合表现评价还是期末评价,都应强调“创新”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突出对学生个性化表现的尊重,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另辟经纬,积极肯定其创新成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开放性,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让学生“会问”“会学”“会解决”,从而使学生发现并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价值;在教学评价上,以鼓励创新观念、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从“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三个方面入手,重新设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我们的上述实践探索能够抛砖引玉,使创新教育在大学通识课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华珍,赵顺宏.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3]孟建伟.生活乃教育之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

[4]冯惠敏,熊淦,徐仙.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的理论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

本文为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kg2015255)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创新教育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