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与干预策略探析

2019-03-15于翠芹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起因中职学生

于翠芹

摘要: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并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阻碍。为此,本文结合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就其干预策略加以探讨,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焦虑;起因;干预策略

在中职院校学习与生活中,学生需要适应全新的环境、把控新的人际关系、掌握新知识、思考就业前途,这些都会引发无形的心理压力,导致不同心理问题滋生,心理焦虑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且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

一、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分析

引发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很多,主要涉及外部因素与个体因素两种,具体如下:

(一)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家长、学业与诸多不确定的应激性事件。对于家长而言,其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想法,因而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一旦成绩不好,就会使其自责不已、焦虑不安。还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离异、单亲原因而缺乏心理关爱,这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等不良心理,加上人际关系不顺,导致复杂而矛盾的焦虑情绪产生。对于学业而言,中职院校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存在,这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发挥了督促的作用,但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造成部分学生过度焦虑,记忆力与专注力降低,学习效率大幅下滑。对于应激事件而言,主要指向的是具体的突发性事件,如学生考试失利、父母患病、经济紧张等,虽然,应激事件并非是心理焦虑产生的必然引发因素,但对于易感气质的学生而言,会极大地促发其焦虑。

(二)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是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引发的心理焦虑问题,而个体差异主要指向的是学生气质特征的差异、不同的遗传因素与目标设定。对于气质特征而言,每个学生都不尽相同,有部分学生属于行为抑制气质,此类人自小对于新奇、不熟悉环境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害羞、畏惧、退缩倾向,研究显示,此类个体产生心理焦虑、心理抑郁的风险较高。对于遗传因素而言,不少学生心理焦虑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由于父母患有心理焦虑、心理抑郁、社交恐惧症,导致子女心理焦虑发生率大幅提高。对于目标设定而言,部分学生过于关注自我成就,设定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加上得失心过重,导致学生学业、就业压力过大,继而引发心理焦虑问题。

二、中职学生心理焦虑干预策略分析

(一)家校联合,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针对引发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外部因素,要求家长与学校应协同配合,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家长而言,切忌将自身不切实际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应注重营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之展开良好的亲子沟通,培养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对于学校而言,应构建起多元而系统的评价体系,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切忌过分关注成绩而营造紧张氛围,为学生带来过大的升学压力与学业负担。

针对已经产生心理焦虑的学生,家长和学校应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对症下药,给予精神支持与干预。首先,应仔细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其焦虑原因。作为干预者,倾听者应立足学生视角,保持高度同情心理,耐心倾听学生感受,帮助其分析心理问题与病由,鼓励学生宣泄不良情绪,使其压力得以释放。其次,应合理阐释,争取学生配合。学生焦虑心理会引发诸多负面情绪,还需干预者做好阐释工作,帮助学生解读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途径,争取学生的配合。再次,应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帮助其重树信心。干预者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能力,相信其能够重新振作、走出困境,同时,鼓励学生客观对待所面临问题,做到勇敢面对、努力克服。此外,还应巧妙加以提示,启迪学生思考。干预者应启发学生自主寻求问题解决途径,设置提示环节,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找到心理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干预者应针对学生基本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循序渐进的原则说服、劝告,使学生逐步掌握自控方法,通过调整环境或调试自身行为,走出心理困境。

(二)个体调试,寻求科学减压方法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注重加强自我调试,寻求科学的减压方法。一方面,应注重觉察、挑战自我消极认知,对于存在心理焦虑的学生而言,通常觉察不到自身的消极情绪。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要求学生多多留意自己在遭遇學业困难、应激事件时的生理与心理变化,提升对于消极认知的敏锐度,挑战不合理、不科学部分,并以积极心态与认知顺利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学生应自我学习科学减压方法,可通过网络、书籍查阅减压方法,如松弛训练,并多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娱活动,逐步调整自我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对于已经存在心理焦虑的学生而言,可采取如下减压纾郁干预方法:1)运动减压干预法。对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而言,适度的体育与娱乐运动有助于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与学业压力,因此,学生应积极走出课堂,进入户外环境,在学习的间隙中活动自身筋骨,可以选择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运动,还可选择健美操、舞蹈等形式优美的活动,达到陶冶情操、加强社交、排解不良情绪的目的。2)转移减压干预法。学生应注意自我观察与调试,一旦发现存在不良情绪,应有意识地转移自身注意力,将关注点从引发焦虑的应激性事件转移出来,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之效。在情绪焦虑时,学生可选择与朋友、亲人倾诉聊天,还可选择节假日结伴出游,亲近大自然,纾解焦虑心理。3)环境减压干预法。学生若感到压抑与焦虑,可自我营造宽松的氛围。一方面加强与老师、父母的沟通,争取其理解,改变不良环境氛围。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我充沛的精力,可以选择睡眠减压,保持自我心理平衡。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学校、家长与学生自身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应注重家校联合,创设良好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个体调试,寻求科学减压方法,通过科学教育与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干预,为中职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俊琳.学生学习焦虑心理辅导[J].江苏教育,2018 (48):29-31.

[2]石翠英.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焦虑的干预方法与途径解析[J].职业,2018(16):54-55.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起因中职学生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失落的一角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