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财务内控管理的研究

2019-03-15刘洁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管理基本建设风险

摘要:本文从内控财务角度、制度角度及构成要素角度分析了基建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站在财务管理视角分析了目前高校基建内控管理出现的问题,并从基建内部环境建设、风险管理、关键控制点及信息化建设几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为推进高校基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高校 基本建设;财务内控管理;风险

一、加强高校基建财务内控管理研究的重要性

1.从内控财务角度的分析

目前很多高校都只重视基建项目的实施与完工情况,对项目资金在运行期间的合理使用未做好良好计划与控制,致使项目竣工决算时出现超预算情况。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化,做到运筹帷幄,是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把握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对项目实施各项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及时反映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加强预算管理,结合项目决算情况指出制定概预算环节出现的问题,尽量做到按计划使用资金,降低工程成本。

2.从内控制度角度的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高校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营运成本、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建设项目内部管理的标准。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资金节约意识薄弱,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尚未细化,对财务内控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尚未明确,并缺乏既懂建设工程又懂财务的复合型财务人才,因此完善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当前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

3.从内控构成要素角度的分析

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是围绕内控管理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开展。目前高校在基建财务内控管理方面较少涉足五要素管理理念,未能全方位将五要素管理理念渗透到基建财务内控管理中,并且财务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对基建内控风险防范没有良好的应对方案。因此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提高风险识别意识,强化内外部监督,加强关键环节的过程控制,建立信息沟通体系,结合五要素制定出完整的基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二、从财务管理视角分析高校基本建设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建财务内控制度的欠缺影响内控管理的效果

目前高校财务制度尚不完善,基建财务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在基建管理模式不断更新的过程中,高校基建财务内控制度也应不断完善。目前基建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一、高校基建部门、招标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协作效果不好,影响了基建财务内控的效率及效果;二、基建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如采用项目代建、委托项目管理公司等新型管理模式,那么基建财务内控制度也应随之更新。三、培养高素质基建财务人员是做好基建财务内控工作的基础,目前缺乏综合性的基建财务管理人才。

2.岗位职责不明确,影响基建财务内控管理发挥作用

随着高校扩招与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力开展征地建设,基建工程项目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态势。但基本建设工作程序复杂,涉及资金量巨大,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工程概预算、招标、合同审签、工程价款支付、工程变更到工程竣工决算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与审核,其复杂的流程涉及了内部的规划、技术、财会、法律等职能部门。然而高校一直不重视基建内控管理,忽视了各岗位在内控管理中的作用,使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之间无法较好的进行相互配合与相互监督,影响了基建财务内控管理的效果。

3.基本建设内控管理中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招标到竣工决算各环节都存在着风险,有效识别风险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发生。培养基建工程各级负责人的风险识别意识,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做好基建内控管理的重点。然而高校负责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对关键控制环节做出有效的风险评估,过多依赖主观判断,造成潜在风险被忽略,为后期内控风险管理埋下隐患。

4.基建项目缺乏全过程跟踪审计导致内控管理疏漏

高校基建项目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主要是校内审计部门,负责学校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高校审计部门一般只对校内小型基建项目进行审计,对于大型基建项目由于专业知识受限,通常是聘请外部专业审计公司进行工程审计。因此校内审计部门主要工作内容通常只是在招标环节、工程变更的认质认价环节和工程竣工决算环节进行审计监督,难以实现对所有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程序流于形式,导致事后问题出现时无法弥补,造成审计监管不到位。

5.基本建设信息传递及沟通渠道不畅

高校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学校上下级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一般由学校领导班子对项目建设各项程序及内容研究决定,项目相关部门执行人员对项目研究过程参与度低,执行时容易出现偏差。其次,高校教职工对基建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知悉度不高,信息的传递及公开透明度不够,无论从施工设计、施工变更、配套政策还是相关的基建管理制度、政策和程序都了解甚少,使基建内控管理力度欠缺。

三、加强基建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

1.建立良好的基本建设内部环境,推进基建财务内控管理

塑造良好的基本建设内部环境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建设。第一,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会使内部控制失效,引发财务风险。伴随着基本建设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制定科学合理基本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也应随之更新。健全制度内容,规范各级审批权限,做到审批时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杜绝徇私舞弊、“越俎代庖”等事情的发生。第二,健全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职责的分离和权力的相互牵制,避免高层领导将决策权、执行權和监督权集于一身。各部门之间在执行基建项目审批时应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在职务设置中坚决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形成制衡机制,避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三,加强基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建立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发挥审计的全过程监督,提高审计监督的独立性,通过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构建内控监督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对工程变更、价款结算、材料采购、竣工决算等重点环节的控制审查,全方位全过程地加强对基建工程的监督与控制。第四,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做好任何工作的根基,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做好基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培养一支兼具财务会计能力又懂基建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全方位地把握基建财务内控管理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基建资金支出风险及关键控制环节的风险,从财务角度规避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为学校挽回难以估量的经济利益损失。

2.识别基建项目风险,建立风险管理部门

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概预算多少以及项目内容的差别决定了建设项目复杂程度,随着高校改扩建规模的日益增加,管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但高校多年以来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应对基建管理复杂化可能产生的风险。因此,高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高校基建项目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工作。应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做好基建项目的风险识别,科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其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财务内控角度来看,项目立项、招投标、设计、合同签订、价款结算、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监督涉及资金支付各环节的合法合规,严格按规章制度及基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审批资金,从事前、事中做好风险防范,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搭建基建各相关职能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的内控管理平台,将所办理业务中识别出的风险通过平台相互间进行沟通、探讨,最终由风险管理部门处理并向上级提交,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时做出风险应对方案。

3.加强基建内控关键点的财务控制活动

(1)加强立项、设计、概预算环节的内控管理

第一,高校在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环节应建立议事决策机制,对项目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编制以及项目决策程序等应做出明确规定,确保项目的决策科学、合理。对“三重一大”项目应实行集体联签制度,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第二,基建工程项目涉及规模大、资金量多,设计方案及设计单位的选择尤为重要,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概预算脱离实际,可能导致建设项目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投资失控或建设成本过高的风险。因此,严格履行招标程序,择优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是保证项目设计应用并有效运行的保障。第三,建设工程项目概预算应严格结合实际,由学校规划、基建、财务、法律等相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并出具评审意见,结合校内相关审核机制审批概预算,防止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超预算后的工程停滞或引分严重的财务危机。

(2)规范招投标过程控制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依法组织招标的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结合学校的相关制度由纪委监察处、基建处、审计处、财务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及专家组成。招标管理部门应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保证全过程在严格保密情况下进行,防止“暗箱操作”等商业贿赂行为发生,尽可能规避招标工作中出现严重的财务管理控制风险。

(3)加强建设项目资金和工程价款支付控制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应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履行审批程序,审批程序流程需经基建财务审核人、基建财务复核人、财务处负责人、主管基建校领导、主管财务校领导、校长逐级审批后才可予以支付。建设项目资金应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和超批复内容使用。基建财务审核人应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加强价款支付审核,按规定办理价款结算。对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工程变更应按相关制度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基建财务审核人应严格检查变更资料的完整性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完后方可进行价款结算。

(4)加强基建竣工决算环节控制管理

高校领导往往重视建设项目完工情况,却忽视了组织竣工验收等工作,造成竣工决算停滞,无法按时移交固定资产,不能如实反映高校资产状况,也对基建财务核算及内控管理造成影响。因此,加强高校基建竣工决算管理,是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基建内控关键点。高校财务、审计部门可以站在监督的角度督促基建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及时办理建设项目档案和固定资产移交工作,确保学校资产能及时入账管理。

4.推进基建内控信息化管理与沟通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基本设施建设作为扩大高校教学规模的重点,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基建内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完善基建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面对校内相关职能部门、教职工以及校外单位包括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委托招标单位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获得基建管理部门分类汇总后的信息数据资料,为校内校外相关部门及各单位之间信息沟通提供了方便。财务部门可以随时掌握建设项目投资的使用情况,审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工程建设所需材料价格的数据信息,教职工也可以随时了解工程进度和相关政策的履行情况,校外单位可以直接与基建部门进行数据对接,从而提高了基本建设过程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也为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方便。

结论

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财务内控管理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资金合理使用、节约成本,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职责、人力资源建设、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关键点控制及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对基本建设财务内控管理提出了建议,对其流程进行了细化和梳理,总结了目前基本建设财务内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从上述方面完善基本建设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希望高校能逐渐重视基建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为今后推进高校基本建设步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异芳.关于加强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些思考[J].会计之友,2010(10)

[2]安婧,董洪艳,马小龙.浅论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内部控制[J].经济师,2017(07)

[3]王晓晶.关于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若干思考[J].管理观察,2013(10)

[4]李秀峰.浅析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J].财会研究,2014(05)

[5]段小英,张弛.加强基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有效防范高校基本建设风险[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

[6]阮东风.高校基建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7]刘静.高校基建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8]高建春.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内部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2(10)

[9]莫苇.基于内控视角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8(02)

作者简介:

刘洁(1980.8-  ),女, 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会计师、经济师,西安理工大学财务处,研究方向:高校基本建设投资核算。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管理基本建设风险
论企业内控管理的策略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内控管理的改革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关键点
现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