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甄别假恶丑,传播真善美

2019-03-15钱凌平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品德美育美的

钱凌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多样化,市场经经济改革发展,信息通讯日益发达,为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这个多元的价值观社会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品德课堂作为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则毋庸置疑担当着这样的重任。

关键词:品德教育;真善美

一、寓教于乐,美中积善

许多美好的情感往往在美好活动中生成出来。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付出爱是快乐而又美好的。

只有寓美于乐,才能使儿童获得美感的机会。只有想方设法很好地通过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再加上社会美育所造成的环境美的感染,才能陶冶高尚的感情,培养纯洁的习惯,确立健全的人格,激发科学的或艺术的创造精神。

如在《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中,关于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到底有多少,孩子们没有多大的概念。因此,在课前,先布置孩子回家做一道算术题——采访父母了解10年来在自己身上的开支,尽量细致记录各项开销并统计。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请同學们在这课中,读一读开支,通过几位同学的全班交流读,再小组交流读,因为有同学连小时候用的“帮宝适尿不湿”都计算在内了,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声,还有笑声,之后还有一些感慨。我已经感受到了同学们从来没有过的震撼,有的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在十年的时间里竟然悄无声息地花费了父母几十万的钱,还有大量看不见的精力和时间。

在这样真实的认识下,我让同学们将之与课文中的“父母的账单”和三年级语文书上的《妈妈的账单》对照,再与自己父母对照,谈谈感受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些同学说着说着,除了震惊,还有愧疚。有的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养大自己要花那么多钱和精力!没算之前,爸妈从来没跟自己说过他们有多辛苦,父母真的好无私!”有些说:“以前从来都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知道钱有多难赚,现在要懂得节约,不能浪费爸妈的辛苦钱!”有的说:“我要认真自觉学习,不能让爸爸妈妈再天天催着我读书了,他们太操心了!”还有的说:“我要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也是家里的一员,这是我应尽的义务!”还有的说:“以前总觉得爸妈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必须都听自己的,不然就耍小脾气,现在我决定不能乱发脾气了,多为父母着想,不让父母生气,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

课堂至此,让孩子们回想有些什么歌词能表达此时的想法和心情。孩子们思想片刻,然后纷纷想起一些小时候就唱过的或者是听过的关于父母辛苦的歌曲。在最后时刻,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可以画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父爱和母爱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画自己感恩自己父母的行动,还可以画自己和父母一起的温馨场面,并在画边写上自己对父母感恩的话语,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孩子们纷纷动笔,给父母制作着特殊的礼物。此时他们做的,不就是感恩的美行吗?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仍在继续着他们的感恩之心。父母们纷纷打来电话,孩子们懂事了,知道体贴大人了,孝顺了。百善孝为先,有孝,何愁人不善?懂得感恩,善心所致,何愁人无德?

在教学活动中,动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们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教学中自然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思想道德的熏陶。美好的感情往往就在其中产生,并生发出善意的举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学生将会更乐于接受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于情,美中促德

美育不光培养审美能力,更兼具道德感化功能、人生导向功能、启迪人生智慧功能、抵御侵蚀功能、优化德育环境功能。

“美育所提供的感性直观的形式和它对人的情感所产生的震撼力、推动力,是德育和其它教育手段都无法取代的。”美育是感性教育,它在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中,也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优秀的经典电影作品,有时候往往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以其唯美的艺术,挖掘人性的光辉,引领人们感悟生活的真谛,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都能享受到一种美的熏陶。经典的电影就是德育最好的无声教育形式。

上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上册《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课后,我给孩子们观看了《仙境之桥》这部影片,在孩子们的观后感中,我看到了经典影片带给孩子美的震撼。

影片里的女生在男生遭遇同学的欺负的时候,她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仙境之桥的那端,建立了珍贵的友谊,成为了好朋友。那位女生不仅帮助他走出了困境,还帮助他走出了心理的阴影,懂得更爱自己的家人,担负起男孩子的责任,更积极阳光地去看待生活,看待周围的同学,更好地与同学交往。

虽然在影片的结尾,那位女生不幸溺水身亡,给同学们留下了唏嘘感伤和遗憾,但是,她的形象却更加高大,也更让同学们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让同学们懂得去积极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所有人,学会与人沟通,与更多人友好相处。影片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懂得了朋友间的信任、关爱和无私的关爱,也同时感受到了女孩子的内心美。她的善良,她的乐观,她热爱生活的态度,正在悄悄影响着孩子们。而影片中唯美的画面和音乐也无声地刻画在了孩子的眼睛和心灵里。孩子们观后的心灵小语,折射了他们被影片感化而发出的内心美好世界。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说教,但是却让孩子明白了更多。

像这样优秀的经典电影作品还有很多,我会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安排,适时适当地作为课程资源的补充。比如感受精神高尚老师的爱和宽容的《放牛班的春天》,比如让孩子懂得感恩、善待爱自己的人的《忠犬八公》,还比如教孩子明白在人生的最低点也要振作起来,坚持下去,终会《让幸福来敲门》。

当学生享受到“美”、欣赏到“美”的时候,心中美好的情感就被唤醒了,在美的感召下,自然地会想去追求、创造各种“美”。

三、寓教于行,美中求真

美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美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就是对人的全面教育,它对于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修养素质和劳动素质都有促进作用。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完善的人格,因此,审美化德育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能更好地解决现代人格扭曲的问题。

学校为努力探索审美化德育管理的新途徑,特在2012年起创办了一份《德美周报》至今。作为责任编辑之一,每周都需负责编写、统稿、编辑、校对等工作,借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籍此与德育教学结合使用,收到良好效果。在品德课堂上,有意无意地将《德美周报》相关内容作为身边的具体例子,作为学生的德育实践平台,渗透入课堂及平时的品德教育中。事实证明,身边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亲历并上报的强化作用更是巨大的。

在每期周报中,每周的《校园新鲜事》,及时发布学校的校园德育活动信息;《我为你骄傲》里总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值周教师总是随时捕捉、记录下校园里的感人事件;当我们视而不见的时候,一个个孩子总能在小记者的眼里闪现光芒,《美就在身边》。不只是学习优秀的同学,还有许多或热爱劳动、或文明就餐、或孝顺父母、或带病学习、或热心助人的好孩子都在这里展现其美好的一面。一个个鲜活的榜样就在身边,一个个最美的人物就在身边涌现。而这些人物的闪光点恰恰就是触手可及、一学就会的。何不充分发挥让身边榜样的标杆作用,挖掘身边鲜活的德育素材,让我们身边的这些典型“真、善、美”都能成为大家努力的方向,彰显“尚美”德育特色,以美育人?

学校不仅在每个班级定期发放报纸,橱窗展示,还与集会教育同时结合。在学校和班级里有老师当做榜样表扬了一番,让同学们好好追捧了一把,那种激励决不亚于上了新闻报纸的头版头条。上报纸的同学得到了珍贵的报纸做留念,由此给上报的同学带来的自信、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带给身边的同学的影响更是巨大的,知道了,原来,可以这样优秀、美丽!

当身边的美好品质闪现品德的光芒时,她就赋予了强大的力量。慢慢的,校园里,坏习惯,不良的品行少了。好榜样多了,彬彬有礼的多了,谦让的君子也多起来了,无名英雄多了,身边涌现的“最美学生”更多了。

在品德教育行进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想要看到的不就是看到一个个孩子在做着有品行的事吗,在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让人欣慰的美好现象闪现身边眼前的时候,这不就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吗?

社会需要真、善、美,国家需要正能量,为了能保持一片净土,为了能让孩子在他未成年的时候,能够在心中植根美好的情感,作为德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品德课堂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主阵地。

将德育课堂审美化,创设相应的情景,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看待事物、现象,判定事物真、善、美,假、恶、丑,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美好情感,追求美的精神,创造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品质。这是我们德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2]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人民教育2002(增刊):1—3.

猜你喜欢

品德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