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标准化患者进行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探讨

2019-03-15胡中霞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胡中霞

摘 要:现如今,国家在医疗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医疗专业教育也进入到了素质改革阶段。标准化患者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合理应用于外科护理专业相关实验教学领域,将呈现出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促进医疗专业实现深入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该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的综合应用展开有效分析,从而为外科护理专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关键词:标准化患者;外科护理教学;实验教学

一、前言

在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随着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关注,对护理服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国医疗专业领域教学体制和目标发生显著变化。为促进外科护理人才储备实现深入建设,学校在组织外科护理实驗教学时,需要综合实验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合理引进标准化患者模式,以下简称SP,提升护理人员在外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水平,促进我国的外科医疗水平实现长久的发展。

二、标准化患者的起源与发展

SP模式最早提出于1955 年,在美国被有效提出[1]。并合理应用到了麻省理工医学生教学计划设计体系当中。到了1990年,美国对SP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以具体的练习为载体,就临床人进行真实性、直观化展示。而在临床领域,不同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有些是患者,有些是指导者等等。SP主要是引导学生模拟不同临床个体,考察学生对临床护理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该模式在医学领域所呈现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测评等环节当中。以SP模式为载体,针对外科护理专业学生,具体实施综合实验教学,能够保证实验情境真实度、可靠性更加显著。学生面对真实患者合理场景,根据不同护理条件,展开护理服务。让学生在综合实验过程中,对外科护理综合服务技能和服务素质加以掌握。也正是因为如此,SP模式在医学教育受到普遍应用,并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发展趋势。

三、标准化患者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前

在利用SP模式组织综合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实验课程,以及主题活动内容进行明确。围绕外科护理专业所呈现的具体实验内容,对标准化患者进行搜集与整合。针对外科护理临床患者常见类型,对患者病例信息,以及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在面貌、形态和情绪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逐一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对患者真实临床情况能够有所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需要结合病患具体信息,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模拟患者患病期间对疾病的困惑,以及情绪上的负面表现,站在患者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护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对标准病患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诠释与解答。让学生在标准化实验模拟训练过程中,正确掌握外科护理专业技巧。同时,教师需要针对患者具体病症展开模拟设。让学生能够利用外科护理专业术语,对病患病情进行诠释和解读。此外,教师在组织综合实验之前,需要针对SP模式教学要求,对相关实验材料和器材进行准备,从而完善模拟实验教学环境,保证综合实验教学效率更加显著。

(二)实验过程

在实验前期准备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入到实验过程,对综合实验进行探究与实践。首先,教师在交代好实验流程之后,需要对班级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各个小组在实验探究能力方面保持均衡,之后给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标准化患者。然后,教师将实验探究空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下,与标准化患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病患所呈现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从而对患者心理状态加以了解。同时,学生需要抓住沟通重点,对病患病例、病史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实验活动主动权转换为以标准化患者为主导,患者围绕自身的疾病,以及医院在该方面的临床措施和治病周期等,进行具体询问。而学生需要根据标准化病患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解答,将医院临床和护理信息有效反馈给病患。在病患与护理信息传递完成之后,进入到实践训练环节。也就是说,护生需要针对自身所了解的患者情况,进行外科护理实践操作。通过专业合理技能合理使用, 解决标准化病患在临床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在综合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自己则适当扮演好辅助者的角色,全面提高护生的专业素养。

(三)实验后

在实验结束之后,做好实验总结和评价十分重要[2]。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患者病情询问以及护理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系统评价。之后,根据在综合实验活动中所呈现的专业性护理知识、技能进行渗透和讲解,促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形成深刻认知与理解,加深学生对外科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程度,保证实验教学更加高效。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专业困惑,以及在实践护理操作方面存在哪些不确定的要素。将其展现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实现外科护理专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标准化患者对护生的影响

(一)提高护生专业技能和素质

以往,教师在针对外科护理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具体表现为单纯灌输与讲授。导致教学环境和气氛比较枯燥,学生对于外科护理专业知识所呈现的学习兴趣,也比较低下。而SP模式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则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环境枯燥,学生兴趣低下等诸多不良问题。以SP模式为载体,实施综合实验教学,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外科护理专业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SP综合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外科护理真实工作环境,以及岗位职能要求加以掌握,对于实现学生专业技能有效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SP模式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层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护理思维意识得到有效训练。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外科护理工作时,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特殊情况,对所学护理知识、技能进行灵活应用,从而保证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二)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

以往,针对外科护理专业学生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侧重点的设计上存在一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这对于学生在该专业医疗领域的深入发展十分不利。而SP模式的合理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教学弊端。学生在与标准化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护理思维的训练与提升[3]。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真实情况加以了解,从而形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实际外科合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照顾患者情绪,站在病患具体需求,对外科护理方案以及护理实践操作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病患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五、结论

综上,在外科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与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综合实验教学方法转变与更新。积极采用SP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标准化患者模式。根据外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真实存在的患者类型,进行实验情境模拟,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对外科护理技能形成深刻认识,同时也能够提升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标准化与真实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要让学生懂得灵活变通、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桂玲,郭丽梅,张英艳,齐丽,吴润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综合教学法应用效果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1):73-74.

[2]李瑞敏.运用标准化患者进行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3):191.

[3]刘敦,姜小鹰,宋继红.情境模拟教学在普外科护理综合实验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01):34-37.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问题引导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光反应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
微课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综合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