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写有形-周俊的人物画

2019-03-15范迪安

中国书画 2019年1期
关键词:速写纸本人物画

◇ 范迪安

人物是写意中国画中“难啃的骨头”,这几乎是画界的定论。其何以难?或许人物造型需经科班训练,或许笔墨趣味与当代人物服饰样式相悖,或许具体的人物形象能容纳的创造意念有限。不管怎么说,画界前辈们各据了花鸟、山水的诸多峰头,而将人物画留给今人来攻占了。也正因其难,不少有志者“收尽人像打草稿”,把人物画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周俊的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就是人物画,但与“单刀直入”法不同,他布的是“侧面迂回”阵。他一向没有将全部心思用在人物作业上,而是徜徉在花鸟、山水、书法和人物之间。数年用心所得,他找到了几条小径之间本质性的交汇点,转而在人物画中获得良好的发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出人物画来。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69cm×69cm 纸本墨笔 2001年

把握一个“写”字-周俊认为人物形象在画面上的意义首先是形式的。每一个人物、人物形象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个形式元。写意花鸟画的传统记录了画家放弃图绘自然的过程、笔墨结构冲破自然形象束缚的过程,是笔墨超越了自然的花鸟形象,才构筑出艺术的花鸟形象。周俊在花鸟创作中练就的恣意放笔胆量和对形式意味的敏感,转移到人物画中。在落笔塑造人物时,他的意念主要不在人物形态上,而在挥写间对笔墨形象的控制上,当笔墨形象居于主动地位,线条组织和笔法变化出现似在意想之中-与作画前的运思隐约相合,又在意想之外-“写”字的随机性导致的肌理效果时,人物形象也就同时成立。他笔下的人物在动态上并无惊人之状,但用线与书写的个性,焕然出醒目的意趣。

画中出现“可畏可奇的生动意态”,故入笔处绝无常规,中间的生发亦不作雕饰,从抽象的形向具体的,但始终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发展。他有扎实的人物造型功底,不担心形的丧失,而一意直取形的特殊面貌。

把握一个“写”字-周俊认为,人物画要表现的不是它与现实对应的意境,而是自身艺术语言形成的意境,只有大胆地以写为法,才能破除人物画创作受“现实”尺度干预的困惑。

用水墨单线写人物,这更是周俊人物画更引人瞩目的特点。草书的气息,线条的老辣,点画的讲究,用线的穿插都是周俊的“绝活”。他的书法用线与传统十八描拉开距离,近四十年的磨炼形成自己的草书用笔特征-形与线条美感的融合,书写的自然,其中的难度与高度想必专业画人物画人士更能体会。

当艺术创造的意绪重于形式因素时,是否意味着周俊要放弃人物画中主题的深度?实际不然,周俊在他漫长但勤奋的从艺年头里,努力锤炼落笔拙老、泼染沉雄的艺术技巧,同时,也通过读书、思考,踏访山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特别是海外多年的旅居生活,使他的阅历和见识更为广博,对人生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深更高的层面。写,在周俊那里是自始而终、自心而笔、自意而形的自然抒发,是他“精神调节到最佳状态时,有意识、无意识功能的同时调动,既是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又是随机应变、笔笔相生”(周俊语)。在这种创作状态中,画家的思路、情感、语言完全打通融汇,笔端流出的形象因而是自如的、新颖的。周俊在悟得此道的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他同时在对传统艺术的观照中理解到:写,正是中国画传统精髓与现代艺术观念要义碰撞的火花。当代人物画经过了偏重形而上,确切地说是形之外附加的纪实性、象征性和苍白的思想性的历程,当画家的注意点回到画面本身的时候,不能不发现在当代人物画中所缺少的不是形之外的东西,而是画面的艺术质量。周俊以写入法,以写为法,是一种对现状的反拨,也是他找到了个性创造的本源。

与其他的水墨画家同行不同,周俊始终有他的优势。除了他有对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丰富的海内外的生活经历、艺术经历,除了他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与艺术修养,除了他才情横溢、思维敏捷,又有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个性创造必要条件之外,他还有一个远离中国特定的“封闭”环境-身居海外多年经历,使他对中国水墨绘画精神的理解摆脱了区域性的局限思考,而确定在世界艺术层面上重新判断中国水墨精神的前瞻性、独特性的价值,使他重新认识到“以写为法”的中国特征世界意义。正是这种“重新认识”的理念支撑,使他能在西方艺术强势的主导世界氛围下,中国水墨画被边缘化的处境下,看到中国水墨精神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不可取代性的特征,激发出巨大的绘画热情。

周俊 水墨人物 90cm×69cm 纸本墨笔 1987年

了解周俊这位画家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始终是雄心勃勃敢于抛弃现有的一切,有信心,有胆识,勇于开创新的起点,到西方从零开始直到今天众多的欧美博物馆和画廊为他举办个人画展得以肯定。当我们羡慕他的硕硕成果时,与其称他为幸运者,更应该说是用他的实力和高质量的中国艺术作品打开了西方艺术圈的大门、西方社会的大门。今天,勇于冲出国门并成功站稳脚跟的海外中国画家的艺术活动意义,已不是仅仅像当年徐悲鸿、刘海粟等人将西方艺术介绍给中国,使中国艺术不断发展,而是他们以成熟的中国艺术家身份带着已有的成果涉足于世界画坛,去影响、去发展世界艺术,而他们本身也是在这种东西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为未来的中国艺术先行一步,成为中国的绘画大师,乃至世界的绘画大师。

周俊 水墨人物 58cm×45cm 纸本墨笔 1981年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69cm×48cm 纸本墨笔 2000年

周俊 水墨人物 58cm×45cm 纸本墨笔 1979年

周俊 水墨人物 58cm×45cm 纸本墨笔 1979年

周俊 水墨人物 58cm×45cm 纸本墨笔 1981年

周俊 水墨人物 58cm×45cm 纸本墨笔 1979年

周俊 水墨人物 90cm×69cm 纸本墨笔 1987年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50cm×69cm 纸本墨笔 2000年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50cm×69cm 纸本墨笔 2000年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69cm×90cm 纸本墨笔 2000年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90cm×69cm 纸本墨笔 2000年

周俊 水墨人物速写 120cm×69cm 纸本墨笔 2001年

周俊 水墨人物 90cm×69cm 纸本墨笔 1987年

周俊 水墨人物 90cm×69cm 纸本墨笔 1987年

猜你喜欢

速写纸本人物画
韩景燕作品集
《青年速写·归》
王少桓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钢笔速写
熊明非作品选
兰华生作品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蹲连”速写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