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初探

2019-03-14陈倩倩

青年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陈倩倩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高校特殊群体。 本文从四川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新形势,提出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生管理的几点对策,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大学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管理;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各个高校当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也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群体,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四川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高职院校能否有效地管理好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成为了尤为重要的问题。

一、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学历的教育,才能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才能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四川是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应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要平衡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求得长远。以我四川为例,四川位于我国西部,这有中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只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出既深入了解自己本地區本民族文化、经济特色又掌握高级职业技能的少数民族本地人才能为四川经济建设服务。

(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而高职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是特殊存在,他们在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和汉族同学存在差异,在将他们培养成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道路将与其它高职学生的教育道路有所不同,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情况、难点,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管理体制,有效思考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才培养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培养职教人才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二、四川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

少数民族的学生成长过程中一直所接受的都是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和语言。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来到高校中尽管在空间距离上远离了家乡,但根深蒂固的民族思想早已扎根于其心中,不允许受到外界的侵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和其他民族学生的很多理念不同,极有可能产生矛盾的情况,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小团体现象,集体观念薄弱

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在交往中愿意选择本民族的学生进行交往,进而形成了自己的交际圈 [4] 。这种现象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只有本民族的学生才和自己具有相同的成长经历和文化习俗,也使得本民族的学生之间更加容易交流和理解,避免了由于语言、习俗和学习成绩等因素造成的交往障碍。这种团体意识淡薄的情况也影响了高校的管理工作。

(三)少数民族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而这些问题不进行及时地解决的话,将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性格更加抑郁、情绪敏感多疑,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出现很多障碍。当他们进入到高校学习中,会明显表现为之前的知识和目前所学的严重脱节、跟不上课堂的节奏、无法理解讲课的内容。长此以往,少数民族学生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自卑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家庭收入有限。在高校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攀比之风,这些不良风气都会对他们的内心有冲击,如果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进而会产生心理问题。

三、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在思想政治上对其进行特殊教育

注重思想引领,强化民族团结意识。 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适应性困难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和就业上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生活中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同时结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实践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在课堂中,老师还要为学生讲授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性,让少数民族的学生树立爱国的思想感情。提升少数民族的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其加入到党组织之中,以此来带领少数民族的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而努力。

(二)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和提升高校辅导员能力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对辅导员加强民族知识的培训学习,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此外,普通高校应加强与民族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各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各项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切实为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高校当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果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得到特殊的关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自身的需求,为高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辅导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全体学生当中属于特殊的人群,也是管理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在管理工作当中做好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帮助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消除自卑、抑郁、焦躁的心理,将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带来很大帮助。在实际管理中,学校可以在心理咨询室当中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的分诊室或网上诊疗室,采取这种方式来疏导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具体的实施中,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板报、宣传、讲座等方式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解决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邱有华.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152-154.

[2]刘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2-10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