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

2019-03-14吕媛

青年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形势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吕媛

摘 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和执政修养,还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新形势下,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应从增强基层领导干部传统文化自信入手。

关键词:形势;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一、何谓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了文化自信。究竟何为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四次提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文化自信的阐述,语境更庄重,态度更坚决,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

文化自信有着极其深厚内涵,包涵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自信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是我们文化自信底气之所在。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优秀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提升作用。领导干部文化素养以传统文化素养为主体。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佛家中对个人思想与修为的净化作用、道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理性分析,以及國学对人修养的提升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的教化,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思想境界提升与改造作用。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教化思想、人文精神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五位一体”、全面决胜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就首先必须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要抱有一种礼敬的态度,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起点。

三、基层领导干部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

(一)修身意识缺失

部分领导干部对传统文化中的“德”学习严重不足,修身意识缺乏。党建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德才兼备,强调以“德”为先。但反思现实,有多少领导干部在德上是合格的?

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就不可能吸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修身处世的大智慧,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从而铸练抵御各种风险的高尚德行。

(二)爱国爱民宗旨意识缺失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中,始终把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大众的体恤放在第一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像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教化民众如此热爱祖国和人民。

但有的领导干部传统爱国爱民思想意识缺失,爱国情怀和宗旨意识淡薄,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为国家办好事,不为群众办实事,不体恤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甚至漠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成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侵犯国家利益、损坏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家风廉洁意识缺失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有的领导干部缺乏这种“家风”传统文化观念,表现为对权力的极力追逐,沉迷于钱色,对父母不关心、对子女教育漠视、对配偶不忠诚、不守社会礼节。在近些年查处的官员中,大多数家庭成员在其违纪违法中起着关键作用。80%的高官腐败案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还有数据统计,95%以上的贪官不珍惜家庭,大多数都有情妇,很多官员的落马,就是直接被情妇举报。

三、领导干部传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领导干部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主因就是领导干部自身学习动力不足,也有国际环境、历史与社会等外部影响。

(一)国际环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各种西方文化渗透,使国民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接触弱化,削弱了国人的文化自信,部分领导干部中受此影响,崇洋媚外,认为西方比中国好,滋生一些西方的奢靡价值观。

(二)历史的影响

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化翘楚地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清朝中后期之前我们一直是“天朝上国”。但是鸦片战争使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中苏醒,开始从西方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和屈辱史,从最初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之后学习西方文化、制度,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这些影响虽然伴随着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行正在逐渐消除,但还是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三)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发展与问题总是相伴产生。浮躁的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很少有人能真正拾起书本学传统文化了,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像“阳春白雪”。领导干部们更是忙于政务,难得有时间静下心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他们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

四、如何增强领导干部的传统文化自信

(一)领导干部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 领导干部必须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領导干部必须有自觉意识,要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要有自查意识,缺失什么就要积极学什么;要有对照意识,对照优秀传统文化,哪做的不好就要学着做好;要有自律意识,做的不好的要努力改正,要时刻按照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教育,严以律己、严以修身。

(二)党校要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

党校是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时代赋予党校老师新的使命,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课堂,传授给领导干部,是每一名党校老师不可规避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

(三)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这也是提升领导干部对传统文化自信的社会途径。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和执政修养。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学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全社会更大范围内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助力文化自信。唯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与民同心同语,才能执政符合民望。 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会导致领导干部思想滑坡,十分危险。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谨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训,修身立德是个终身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新华网2016年8月5日。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60805/23223931.html.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3]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网2017年10月19日.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华网2017年1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c_1120383155.htm.

[5]刘晓艺校;[唐]房玄龄,[明]刘绩注:《管子》.《牧民.六亲五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1日.

[6]郑军:《管好干部家属 莫让亲情裹挟公权》,军报2014年7月6日.http://www.81.cn/jwgd/2014-07/06/content_6036418.htm.

[7]习近平:《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2009年5月.

猜你喜欢

形势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