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2019-03-13杨潇彤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视野现代性

杨潇彤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文学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现代化文学审美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学术界和理论界站在不同的角度积极地将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引入不同的观点和模式突破传统文学研究的不足,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性;文学研究;新视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一、现代性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性早在18世纪就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发展和实践,通过历史实践的有效演示和分析来更好的体现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在要求,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人类的文明进程不断的加快,社会化在运动过程之中的组织结构开始突破传统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通过进入转型期来实现建设资源和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从更为宏观上的角度上来看,现代性与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文化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能够为历史的稳定运作指明道路和方向。现代性的出现也表明人类自省意识的有效觉醒,人类开始站在个体的角度对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在促进现代性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立足于人类对历史的批判和分析,积极地采取 有效的策略和手段不断地 加强自我构建和自我分析,其中现代性以批判性和反思性为最为主要的特征。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性能说,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之中这一特征非常的关键,批判性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主要以传统的批判模式为切入点,对社会现实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其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批判性实质上也是对生活现实的一种包容性的充分体现,对于前现代社会来说,大部分的批判性行为活动会存在许多的负面印象要素和限制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可以了解社会现实之中所存在的各种排斥心理和不满情绪,对理想化存在的不同的界定,大部分的批判性存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能够有效地 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真正能发挥正面识别的作用和价值。

现代性之中的反思性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属于一种广义上的概念,在长期反思和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分析,质疑,批判和推理的不同的项目,大部分的人类实践活动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反思。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以不同的目的和意图为主,每个目的与整个活动的正常开展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只有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才能够保障活动的反思性和可靠性,對于知识分子活动来说反思系统尤为明显。在长期历史发展实践时许多的西方知识分子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明确自身的生活基础地位,现在知识分子需要立足于自身在实践运作过程之中的政治条件,有效地避免 各类困境,体现自主性地位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困境,主要在于公共空间在制度上还存在许多的局限,难以真正地体现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和可靠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的反应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各种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了,许多的传播渠道开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共享,对人们生活实践的过程之中影响非常的普遍。中国现代文化也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未来发展态势,这一点直接影响了知识分子的个人反思,对于现代性中的反思性来说,两者之间的联系尤为关键和重要,这两者不断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有利于实现人的思想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文学现代性的含义

如果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文学现代性属于一种思想形式,对现代性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性的历史愿望有助于推动历史的变革,同时社会意识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力量存在较为明显的保守性,因此在对文学艺术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可以立足于历史变革的具体过程,对不同的环节进行有效的反思,实现这个历史片段之间的紧密配合,体现文学的现代性要求,更好的加强对文学的进一步引导和调整。

三、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文学的现代性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影响要素,在目前研究阶段之中当代文学研究开始突破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重要的课题,涉及许多的艰难任务。结合现代文学的具体框架可以看出,在实践预测的过程之中,该框架的内容和体系越来越复杂,同时带有一定的锻炼性,不管是内部表现形式还是外部的框架都难以实现有效的关联和互动,无法积极的提供稳定性较强的实践方案,难以保障各类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只能够采取公式概括的形式进行分析。因此在对文学现象进行解读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积极的实现对现代性的有效指认,加强对文学史的充分认知和理解,实现对文学现象的科学合理解读,但是这一工作并不能够直接代替现在的新闻学研究的全部,而是需要立足与现代性研究的实际要求积极的回归文学的本质,明确后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构建完整的现代性文学关系,促进文学现代性形式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审美品质的深度性和价值性,真正的构建现代化的情感系谱学。

四、结语

在研究现代性与文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除了需要了解现代性的影响要素之外,还需要积极的结合现代性背景之下文学研究的新发展和新要求,积极地采取有效策略和手段,为文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真正地实现 我国综合软实力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明.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 文学评论, 2002(6):95-106.

[2]陈晓明. 现代性与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74-76.

[3]罗义华. 流动的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4(3):1-6.

[4]朱晓军. 形象流——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关系研究[D]. 厦门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新视野现代性
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观念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浅空间的现代性
网络时代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视野与新思考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基于新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