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美育共同塑造完美的人

2019-03-13闵捷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外在美内在美美育

闵捷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体育是以提高人身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美育则是以提高人精神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两者的教育人群基本相同,但两者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却不尽相同。如果从体育和美育的角度观察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四个方面:第一身体好,精神好;第二身体好,精神不好;第三身体不好,精神好;第四身体不好,精神不好。第一方面是典范和榜样,是社会规范和道德模范;第二、第三方面均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是体育和美育应该施以教育的群体;第四则是教育的失败者,是应该加以挽救的对象。为此,我认为体育与美育应该是统一的。因为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是人们获得高尚精神品质的物质基础;而人具有了高尚的精神素养,更有利于自身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塑造更加完美的人。

这个认识也可从体育与美育的发展过程,以及体育和美育的内涵来加以证实。

一、体育与美育的发展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我们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今天最好的知识来源,给我们今天的观点和做法以最好的借鉴。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体育与美育两个方面都有很多文化记录和历史遗存。

在中国古代早期,人们普遍把身体健壮的男人视为美的人,如在《诗经》中就有多处歌颂了男性的高大、雄伟、有力的美。对于女性也普遍认为肥硕的女性为美的人,如在红山文化积石冢和女神庙遗址中就发现了两尊泥质裸女立像,这两尊裸女立像体态丰腴肥硕、线条圆滑流畅。在中国古代早期,人们对人的审美是以“身体健硕”为标准的,对人体美的赞赏标准是男性高大、雄伟、有力,女性体态丰腴肥硕、线条圆滑流畅。

在古希腊,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就是表现人体在蓄积力量时产生的美感,体现古希腊将“力量与人体”完美的结合视为美的人。古希腊的哲人对于美有很多阐释,德谟克利特认为:身体的有力和美是青年的好处;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员是希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人;柏拉图则认为:心灵美与身体美和谐一致,才是人生最美的境界。此时,古希腊人认为“美”是“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裸体形象冲破了“禁欲主义”的桎梏得以彰显。正如罗丹所指出的:一批庄严健美、生活高尚的人体,令人想到更豪迈、更强壮、更安静、更活跃,总之是更完全的人类。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重新认识,确立了人体审美“纯洁与高尚”的观点,摆脱了封建欲念的审美观念。在这个时期,产生一大批崭新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戏剧等等),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社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谱写了人类历史光辉的篇章,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文化缩影。1892年法国人顾拜旦提出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弘扬人类的拼搏和进取精神。1896年在希腊雅典隆重举行了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在谈到其意义时说:肌肉力量的快乐,美的崇拜,为家庭和社团而工作,三种因素结成不可分离的锁链,这就是奥林匹克的意义。阐释了现代奥林匹克体育、美、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将人和社会以体育运动为纽带的完美融合。

实际上,无论是早期的古代中国、古希腊对人体的审美理念的体现,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体育、美、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理念的解析,都是人类对人体审美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都是人类不断追求“完美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与美育的结合是不可或缺的。

二、体育创造了完美的人体

美学观点认为,世界上一切美的事物中人体是最美的。人体美不仅体现出自然天成的先天因素和后天体育教育训练的结果,也伴随着心理的跨越和精神的锤炼。体育是通过运动方式施加于人体,并施以教育、训练和培养的,使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器官更符合自然的要求,及审美的要求;同时人体在接受运动教育训练的过程中,也在接受心理和精神的暗示,达到身体与精神的沟通。

体育是塑造完美人体的重要手段。当然,我们所主张的完美人体应该是健康的美。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只有生活才是美的,只有健康才是美的。健康的人体是人体美的先决条件,是物质基础。健康的人体是通过运动训练实现的,同时,人体在参与运动时心理活动也伴随其中。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塑像,就深刻体现了人体健康和自信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感受。

体育塑造完美的人,还在于体育运动能给予人获得自我锻炼的手段。体育运动是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锻炼手段与方法的,从而获得健康、健美的体魄,这是人体审美的基础。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对人体美的认识与态度,直接体现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社会越文明对人体美的认识越精准,对于体育塑造人体美的认识程度越高。

三、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塑造完美的人

人的美的体现概况起来可以分为外在美与内在美两个方面。人的外在美对人内在美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人的内在美对人体外在美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人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的外在美主要表现在外形和外貌的美,包括形体美和仪表美两个方面。形体美是人体外形的自然状态。仪表美是人的外貌表现,包括动作、举止、着装等。仪表美离不开形体美,形体美是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条件;仪表美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修养,是人外在美形成的必要条件。正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人外在美的基础是形体美,形体美不仅需要符合自然规律客观形成,也需要按照体育运动的规律进行的主观训练和培养,体育的教育、训练是人外在美形成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式。

人的内在美就是心灵美,是人体美的精髓。心灵美或谓精神美是人接受各种教育后的结果。在人类接受的教育中,道德与文化教育对人精神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行为有善恶标准,处事有是非观念,就是一个人心灵美和精神高尚的基本表现。并且,道德与文化也是相互贯通的,一个有道德的人,也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一个具备心灵美或精神美的人,由于其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有很好的文化修养,会给人一种美感。而这种美感来自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来自于我们对美的认识。而我们对人的心灵美或精神美的认识是我们后天习得的,它离不开美的教育,及美育给我们带来的认识美的知识。

美育与体育,在塑造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方面起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美育用理性的观念和理论,通过感性的体验和认识教育人以美的观点看待客观世界,同时人们通过美育习得,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健全自身的精神世界。体育侧重于人体质的提升,通过体育运动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从而塑造人外在的美。并且,体育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和精神素养。

完美的人是以健康的体魄为物质基础,健全的精神为核心内涵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锤炼都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接受体育和美育的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体育的教育和训练能够培养人的体魄、意志、心理和精神,美育能够教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真善美的品质,塑造人美好的精神世界。并且,随着体育与美育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相互融合和渗透。人类越是能欣赏自身的美,社会就越是文明。

从现象和理论层面看,体育主要是为了提高人的体魄而进行的自我修炼,美育则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而进行自我修养,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自我完善,创造美好的、理想的人类社会。体育主要与人外在美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美育主要与人内在美的养成与修为有密切的关系,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塑造完美的人。二者的结合就是为了塑造“肉体与灵魂”高度统一的人,使人的身体与精神获得共同的升华,达到完美的统一,塑造完美的人。

猜你喜欢

外在美内在美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内在美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美育教师
所谓内在美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