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你是否认真对待了小学生的“告状”?

2019-03-11叶云飞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心理小学生

叶云飞

“老师,老师——刚刚下课的时候,周毓栩、朱文成他們在走廊上奔跑了!”从外面接水、上厕所回来的几个孩子一进教室就围着我叽叽喳喳地说着,“我说他们了,他俩还不听!”黄子易一脸的忿忿不平状。我一边笑着点头,一边摆摆手示意他们回座位。而后走到教室门口,静静等候那几个孩子走廊上已经被告状的孩子。等他俩来到了身旁,蹲下身悄声问: “上好厕所,喝过水了没?”他俩点了点头。“真有效率,记得下课要做的最要紧的事了!”我笑着肯定了他俩,随后又问,“刚才走廊上是不是有很多同学呀?大家都是怎样去洗手间的呢?”“朱文成看我没有批评他的样子,忙说:“是的,好多人!我怕自己来不及小便,便跑着去了。” 听到这,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再看看那个刚才“告状”的同学,也是一脸的原来如此啊……

每天,我们班主任都要接待一年级的小学生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的 “告状”。他们刚走进学校,还不能完全适应集体生活,他们离开父母和家庭,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所以,当他们自己或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就会到你这里来告状。诸如A把我的文具盒弄掉地上了,B碰了我的桌子,C站队挤我等等。“告状”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家常便饭,是公开的,频繁的,无所畏惧的,甚至是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的。

面对年龄小,心理年龄更小的小一生,我们班主任首先要明白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他们既没有能力解决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事,也会觉得芝麻大的小事就是天大的大事。所以当孩子们向我们老师发出“声音”时,我们不能冷若冰霜地处理,在第一时间里判断出他们“告状的类别是因为求助、是想表现自己,还是因为较真心理,而后再耐心的帮助,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他们。

第一步:先让孩子讲过程,宣泄情绪。不管是“求助”、表现自己,还是较真心理,都可以让孩子讲过程,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孩子总觉得自己是有理的,但是当这几个人把事情陈述清楚的时候,他的那种激动的情绪可能已经消退了,能理性看待问题。这时候再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里,不仅关注事情的双方,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衍生出许多值得注意,需要认真的问题。孩子们有人劝你原谅他,有人劝他说声对不起,有的讲损坏了东西要赔,有的讲拥挤会出危险,还有的讲怎样做能不发生这样的事情……三两分钟之内,孩子们在听别人讲,在说自己想的过程中,对包容、理解、关心、对不起等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学到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知道什么事情我不需要计较,承受能力也在提高。这样解决问题,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言辞,不是批评谁对谁错,而是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探讨,是学习,是交心的过程。借助告状的契机引导和发展学生,让学生学会宽容地认识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

第二步: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主动告知家长,让家长知情。如果到放学回家的时候还没能解决完问题,最好给家长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情况,老师如何处理的,老师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让家长了解一下老师的教育意图。否则,家长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就有可能误会你不够负责任,到学校去告你的状。如果他了解了,他会认同,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交往,需要自己做判断再解决问题。即使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略微显得有点吃亏,他想到孩子下次再遇见类似的问题就更有经验了,也不会有更激动地反应。有了这样的沟通,能够真正地达到教育效果,同时也避免了不该有的误会。

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眼里容不得“沙”,心灵里落不得“尘”。我们班主任要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孩子们的心理,蹲下来,从孩子们的角度看问题,要从树立良好班风、进行学生发展指导的角度解决告状问题,引领孩子们传递一种正能量——老师信任你,包容你,同学们欣赏你,从班主任到小干部到每一个组员,都学用积极表扬的方式来管理班级,把监督变成相互发现进步,进行表扬,慢慢养成孩子欣赏别人的习惯。多欣赏,多相互包容,宽容,用这种正能量去消退负面情绪,避免那些个为了表现自己,为了让自己引起老师的关注而不择“手段”的孩子频频来告表现不好的同学的“状”,帮助他们树立是非观念,引领孩子踏上茁壮成长的快车道,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阳光普照禾苗壮,丹心一颗育栋梁”!让我们每日善待小学生的爱“告状”,努力做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心理小学生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两只想打架的熊
我是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智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