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语文+戏剧”整合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9-03-11李生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本剧戏剧素养

李生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该如何有效推行呢?

我们知道,语文与戏剧都是综合性的课程,而它们又从根源上互相关联,表现形势上也需要互相支撑。能不能将语文与戏剧课程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推进学校课堂改革呢?

在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构建了“语文+戏剧“”整合课程,力求通过语文和教育戏剧的课程结构,结合戏剧与剧场技巧的习式,以学生为主体,经过教师有计划、有架构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实际体验,开启想象的世界,建构出系统的思维,体验人性之美,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发展学生更多无限的可能。

一、改编课本剧——牛刀小试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是把一种文学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文学形式。作为小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靠学生独立完成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老师依然只能充当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学生才是创编的主角。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在课本剧改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表现出“我要学”的积极心态。同时,改编课本剧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表达力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语文+戏剧”整合课程——实践创新

在初试将教材改编成课本剧的基础上,我们组织语文教师与艺术教师选择整合课程内容,编写了“语文+戏剧”整合教材。这些剧本在老師的精心整理规范下,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活动目的、课程资源整合、课文原文、活动设计等六大板块组成。活动设计中,详细备注了角色分配、服装道具、音乐配音、表演技巧等说明。

“语文+戏剧”整合课程,让人一目了然,读之,人人可为导演,人人可做演员。规范的剧本教程让语文整合课程开展更为高效,并发挥示范作用,老师、家长们在剧本教程的引领下,自创的剧本形式规范,质量高,且不断衍生,如源头活水,让语文整合课程逐渐丰富成熟。

三、开展戏剧节主题活动——实践展示

在课堂小“剧场”的尝试中,学生有了到真正舞台上展示的愿望。于是,我们确立每年一届的戏剧表演节——开展课程整合主题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1.参与人员

全校师生、各班家长。

2.活动准备

开学之初,学校就确定了本年语文+戏剧整合课程活动主题——戏剧展演。剧本从整合选择,通过课堂、课外阅读,了解剧本,选择适合本班同学的剧本材料。

3.排演

课本剧的排练和表演,把语文学科和多门学科有机地融合了起来。台词的对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形体动作既有舞蹈的成分,也有体育的成分;服装、道具、布景则侧重于美术方面的素养。此外,表演时常常还有演唱、表情、灯光、音响等紧密配合,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参与。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开学生的身心,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大胆地创编,快乐地参与。

4.演出

我们以“情境再现”“ 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等方式营造一个开放、自由、互动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选文本、创编剧本、确定角色,在编导、排演剧目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社交能力,使他们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知,实现“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本真。经过孩子们精心排练的课本剧,在市艺术宫精彩绽放。

5.评价

为调动老师、学生积极性,学校组织专业教师、优秀家委会家长并对参演作品一一做出客观评价。学校30个节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另设置最佳编剧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导演奖。此外,还积极开展网络投票,让“观众”对参演剧目发表评议,其中,四年级四班的“皇帝的新装”三年级一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节目收到上万选票,选为最佳“人气奖”。

四、实践探索——成效初显

我们开展“语文+戏剧”整合课程探索,力求打破学科壁垒,把戏剧元素和戏剧方法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立体的全方位综合课程,探索多样的教学模式、多元的评价体系,以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为内涵,实施“文香艺馨,豪迈华校”工程,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由“智”到“心”的全面发展。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1.优化了教学模式,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步伐

在整合课程教学中,优化了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2.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在剧整合课程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知(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已掌握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历练能力,获得经验,课本剧整合课程对于学生道德、情感、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培养起到课堂教学永远无法取得的效果。课程开展中学生将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整合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变为主题活动中的指导者、策划者、合作者,甚至是学习过程中的助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生活阅历中挖掘出丰富的资源,为课程学习提供线索,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教师中心”得以蜕变,有效的改变教学方式,打造轻松、和谐、活泼的新型课堂。新模式下的教学让教师变成观察者与思考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观察与思考中得到深化。

4.将家庭、学校、社会交互衔接,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语文+戏剧”整合课程为教育搭建平台,让家庭、社会资源走进校园,增加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度。在活动中,不少家长主动参与融合,家校合作教育让教育跨入新领域。

的确,我们的课程将老师和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的广阔天地,逐渐认知世界,了解社会,向博学、广智、多能、通才发展,达成知识、能力、品德等有机统一,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本剧戏剧素养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传统戏剧——木偶戏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