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携手关爱留守儿童

2019-03-11钟惠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钟惠娟

我所在的学校,是河源市龙川县某镇的一所乡镇小学。在农村,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父母抚养,这就出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据统计,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留守儿童,陪伴他们的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家。这些陪伴者无论是文化程度还是生活方式与时代显然都有了隔阂,这就给留守儿童在学习、情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学习只能依靠学校老师的在校监督和指导,他们回家后缺乏了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孩子在自觉性、自律方面表现较差,外加老人家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人群,没有能力去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而教师又不能长期加班加点帮其辅导,这也就造成课后再辅导的难题。所以留守儿童会普遍出现学习成绩较差,有些甚至出现厌学或者是逃学的现象。

老人们教育留守儿童的观念会较陈旧,对孙子孙女也会溺爱,不让孩子在家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是任其发展,便养成了他们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而导致他们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缺乏集体荣誉感,抱着对班集体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状态。正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监管,慢慢地让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不服从管理的性格。这给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造成了众多的不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而不少的社会人员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不能有效地管理娱乐场所,导致出现部分留守学生从小沉迷网吧玩游戏的不良现象,有些甚至偷家人钱来上网。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被渗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这对缺少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留守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对于父母离异留在农村的孩子,他们有的还要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同伴的奚落,时间久了,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伤害和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就至关重要,特别是家庭教育必须到位,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既宽松又不失紧张,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情趣。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各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问题

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主动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这些孩子学习比较吃力。尽管在校期间有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回到家,爷爷奶奶又督导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例如,在我授课某年级(3)班的一位姓黄的同学,他聪明好动,但对自己的学习却表现出一副懒散的样子。据我了解得知,黄同学的父母长期在广州打工,他只有每逢长假期才能看见父母,加上他父母在工厂上班,上班时间较长,平时也较少打电话回家询问黄同学的情况,每次电联也只是嘘寒问暖,很少涉及他的学习情况。黄同学是由年迈的爷爷抚养的,爷爷自身知识有限,加上黄同学平时对爷爷的教育也不放在心上,所以黄同学的学习除了老师监督完成外,回家后就几乎把学习抛之脑后,久而久之,黄同学的学习态度也就懒懒散散了。从这个实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校与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成绩谈何提高?

我个人认为:要缓解这些“留守儿童”学习吃力的现状,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应用参与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形成互动,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使他们逐渐改掉以前的厌学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短,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这往往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缺乏情感关爱,内心会感到寂寞、无助,与父母产生了情感隔阂,内心缺乏安全感,心理问题随即而生,具体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生活学习态度较悲观、情感压抑、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在我授课的班级里就有心理处于亚健康的学生。比如,他们遇到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情况时,不能冷静地去处理,而是以较悲观的态度去对待,如不再与发生矛盾的同学友好相处或当时做出过激行为(打架斗殴等)。如果这些学生的这种亚健康心理不能及时进行妥当处理,久而久之将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和以后的行為造成巨大影响。所以说,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四、针对我校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的问题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

一是构建“家长学校”的平台,让外出打工的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学会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不仅要与老师加强联系,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还应尽可能的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不能一味地以打骂为主,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二是学校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常规的教育课程外,还应该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增强学校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防范不良心理的产生。担任心理课程的老师必须是知识较丰富、 善于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能及时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能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预防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的目的。

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乡镇娱乐场所的规范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关爱和关注。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学生享受到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