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孩子“责任”缺失的反思

2019-03-11李德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责任心责任感责任

李德明

近斯阅读丁锦宏教授《小学品格教育主题活动设计》一书,受益匪浅。丁教授围绕自信、孝敬、诚信、尊重、负责、守纪、认真、真诚、感恩、分享、合作、节俭、整洁、勇敢、善良、爱国等核心德目,进行教育活动设计,这些活动设计高度重视儿童道德形成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发展过程,对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说,本书能为我组织开展实际的德育活动提供具体、切实的帮助。尤其有关于“负责”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我对当代孩子“责任”的缺失进行反思。

一、我对“责任”内涵的理解

责任是一种普遍的人性概念和社会伦理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一词主要有两重意思:其一是分内应做的事;其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用先哲的话来说,“责任”就是生活于该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应遵守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由此可见,责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基础。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往小了说,会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一辈子难以有出息;往大了说,责任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2014年4月16日发生的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故,有为救学生而牺牲的老师,他们为了责任而敢于牺牲,获得了全人类的尊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正是由于船长责任感的缺失,在危急关头弃船而逃,而酿成的人间悲剧: 205人死亡,179人获救,97余人下落不明。

二、孩子“责任”缺失的原因

1.家长们自身行为的影响让孩子们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

现在独生子女为主,这些孩子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过多的溺爱在所难免。例如(亲眼所见的真实场景)一个小孩推着小自行车在奔跑,不小心摔了一跤,奶奶急忙过去把小孩扶起,一边说着“不哭,不哭”,一边用脚跺地,“都怪地不平”。但她并没有意识到,在不经意间给孩子灌输了一个概念:责任在别人。类似的情景还很多。孰不知,这样的行为,有意无意之间就从小培养了孩子推卸责任的习惯,不断扼杀了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上了小学,迟到了怪家长不叫他们起床;不记得带学习用具怪家长不提醒;与同学闹矛盾总是对方的错……

2.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习惯

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孩子产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比如像“蛊惑仔”台剧、韩剧系列,里面的情节充满了色情、暴力,虚幻、利益,体现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这些不良的诱惑正日益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变得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

三、我对孩子“责任感”培养的一些想法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当代中国家庭,许多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孩子们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普遍缺乏责任心。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

2.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的社会风气过于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学校,不管什么原因,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批评严厉一点你都得担心孩子心理是否能承受得住而不致于寻短见。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的任何行为过错都不用承担责任的思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违反多大的校规校纪,没有开除,你耐我何?不爱学习考零分我不是同样上初中?我打架、我抢劫、我甚至杀人,我是未成年人,你能判我刑?……而反观国外,在韩国,几年前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新加坡,老师是不可以体罚学生的。不过如果学生犯下严重错误,校长可以适度地体罚学生,包括公开鞭打学生……两相对比,历来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中国如今却比大部分国家长都“文明”了,是进步?还是矫正过枉?

孩子尚处于成长之中,他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有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认为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受到了犯错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

3.让孩子爱劳动,从小具有自己要养活自己的意识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氣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一教育观念指导下,许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到外面参加劳动挣钱。日本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非常多,他们通过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挣取自己的学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他们:“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日本父母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总之,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它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对其将来的事业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明天的责任;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他们肩扛着振兴华夏的责任;孩子是未来社会的轴心,他们背负着“保卫祖国、稳定社会”的责任;孩子是未来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背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将来怎能胜任这些职责?

猜你喜欢

责任心责任感责任
责任品格培养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谁的责任
责任(四)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责任感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