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探索校本课程特色

2019-03-11王婉朕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学习策略课程设计

王婉朕

一、英语“组合式”课程设计背景

一是英语学科一直是我校的特色学科。为此,在课程设计之前,笔者就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和学习需求方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合问卷结果,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各不相同,如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最大限度地在英语学科上“扬己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我们设计组合式课程的首要初衷。

2二是2014年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政策规定,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由一年一考变为一年两考。不难看出,高考新政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鼓励有潜力的同学冒尖。而现实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有所不同是普遍现象,如何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用有效”,是新高考背景下我校英语”组合式”课程設计的又一初衷。

二、英语“组合式”课程的建设的理论依据

1.“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和最重要的一步”(Nunan,1988: 18)。在外语教学领域里,需求分析是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和收集数据等手段“了解分析个别或一组学习者的需求的过程”(J. C. Richards, 2008: 51)。本研究的立足点是高中英语课程探究,这一改革是在坚持“二期课改”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合适我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新式组合式课程设置,通过分析英语学习者现有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对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加以调整,以期满足更多高中英语学习者的需求。

2.我国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教授(2004: 8-10)曾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十分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但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应着重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习策略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视学习策略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实施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才是至关重要的。英语组合式课程旨在通过对常用基本英语学习策略的介绍,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并有效地使用策略,真正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三、英语“组合式”课程的设置原则

1.整合性

“组合式”英语课程的材料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它整合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所有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设计多门模块课程,着眼于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更加灵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选择性

“组合式”英语课程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模块、内容丰富的课程,使学生有了广泛的学习选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向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的发展打下基础。

3.针对性

“组合式”课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各取所需、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四、英语“组合式”课程的设置

学校英语“组合式”课程采用基础必修课(3课时)+ 学养选修课(2课时)的组合设计。学养课程以滚动式教学为教学模式,分“听力思维,阅读赏析,写译漫步,口语交际”四大学习模块,每个模块按照难度高低分成若干微型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求进行分阶段、分专题、分程度地自由选择,灵活组合自己英语课程的学习。从组合式课程的学习而言,笔者学校率先做到了“一人一课表”在两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16门课程中选择8门,共计学习64课时,内容涉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英语组合式课程实现了在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来实施教学的基础上,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自选学习内容,既吃统一的“营养餐”,又有各取所需的“自助餐”。而在授课方式上既有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制,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又有时下流行的走班制授课,可以更好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五、英语“组合式”课程的收获

由于组合式课程不是简单的拆分和叠加,而是立足基础型课程,从过去没有选择、不需要选择的课程变为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为他们增加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师欣喜地发现:

1.“组合式”课程充分调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其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问卷、学生访谈一致表明英语“组合式”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组合式”课程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各取所需,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3.“组合式”课程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与巩固

通过探索、尝试,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由被动地学习变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外语消除了畏惧情绪,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实验证明,只有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使他们更主动地投人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练得更充分,学得更自然。

4.“组合式”课程也促进了教师团队协作教学

我校的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组合式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常规教学班的授课任务。每个“模块”的背后,都形成了一个“群”。比如,阅读模块,它由四位教师构成,他们组团作战,相当于一个课程开发群。在这个“群”中,都有一个领衔教师,她充当设计师的角色。这样,组合课程的开设,不只是提升了学生素养,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学习策略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