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教师听课的实效性

2019-03-11王维全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堂实录教学内容评价

王维全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教学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教师教学问题和经验的思考及学习领会,认识和反思自己教学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丰富自己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上课之余能够经常去听同行的课,甚至寻找机会积极参加学校或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去倾听优秀名师的课,对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听课中,教师的积极性很重要,其实效性也很重要。

一、听

一要听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听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如语言是否清晰流畅、是否简练形象、是否使用普通话、学科术语的表述是否科学准确等);还要听教师的语言艺术(如对问题的提出与阐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讲解、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对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等,是否严谨、直观、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驱动力,是否具有激情等)。

二要听学生的课堂发言。听学生发言主要要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清楚地表达,语言是否流畅,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其观点是否有创意,能不能提出有见解的新问题,学生交流时的谈话,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的发言等。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的程度,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思维障碍,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二、看

一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1.看教师对课标的把握、对教材的领悟和处理是否准确到位;

2.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否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切合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4.看教师的教学是不是充满激情,能不能振奋学生;

5.看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和扎实,有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6.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没有运用,使用是否得当。

二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的多少。如活动的次数,参与活动的人数,回答问题的人次等;

2.看学生在活动中的状态。如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与同学交流时是否善于发言,小组讨论后是否能积极勇敢地汇报,是否能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学生板演的情况等;

3.看学生的学习氛围是否高涨。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热情,师生配合的默契程度等;

三、记

记录的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①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如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教学亮点和失误之处、活动的大致情况等);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课件的制作技术等)。

课堂实录应该记到什么程度呢?首先,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听课其课堂实录的详简程度应该不同。如听名优教师的示范课(或公开课、观摩课)、听为了某种目的而开设的研讨课时,课堂实录需要全面详细一些,而同行之间的一般性听课,其课堂实录可以简明扼要一些。

其次,对一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的记录也应该有详简之别。如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过程、问题的探究过程、例题的分析过程、教师引导的精妙之处和不足、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等都需要详细地记录,而其它一般性的教学环节则可以简记或不记。

四、评

(一)教学点评

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分析、感悟和评价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点评。教学点评与教学实录要同步完成,记录时两者要对应。

教学点评既可以是对教师引导或讲解的精妙之处或不足之处的分析,也可以是对学生发言或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或存在问题的评议;既可以是针对教学中某些具体问题或活动设计的看法与思考,也可以是受特殊场景或偶发事件启发所产生的灵感和顿悟。

教学点评不必拘泥于内容和形式,但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感悟、观点和评价写出来。尽管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可能会很片面或有偏差,但它体现的是自己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视角,是对自己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评判能力的综合检验。

(二)教学总评

听完课后教师应对教学实况反复琢磨、全面思考,对授课教师好的做法和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分析,肯定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听课教师写出的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材料就是教学总评。

教学点评和教学总评能够折射出听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听课教师观察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的綜合体现,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益和教师专业素养。

五、思

(一)听课过程中

1.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探究的价值(即是否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是否能够探究);

2.设计的活动是否有意义(即是真活动还是伪活动);

3.亮点和不足之处的原因是什么,对学生会产生哪些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处理这些问题;

4.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

5.若自己是学生,我是否能够掌握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老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

(二)听课之后

1.专业视角(主要看专业功底)内容是否充实、完整,逻辑线路是否明晰;新知识建构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提炼或阐明等。

2.教学视角(主要看教学能力)教学过程是否自然、和谐地融入三维目标;教学要求是否恰当,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否有创设发现情境、鼓励探索质疑、多向交流沟通、促进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否有序、完整,思路是否清晰;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攻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3.特色视角(主要看创新亮点)内容处理是否有新意,教学风格是否有个性,教学设计是否有亮点,突发事件处理是否得当等。

听课时要将听、看、记、评、思灵活地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情节的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

听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观察、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听课实践中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实效,学会听课,从而更好地发挥听课的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课堂实录教学内容评价
积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的成长之我见
合情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