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019-03-11史永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早操科任良好习惯

史永红

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中,常有学生来报告:“老师,我的铅笔丢了。我的书找不见了。他刚推了我一下……”。整天忙于处理这些事情,每天感觉很苦很累,免不了抱怨。执教十多年,我认为最累的教师莫过于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最苦的莫过于一年级的班主任。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也从中发现了问题,汲取了教训,感知到了真谛。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其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而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事实证明,培养学生的习惯尤为重要,而且年龄越小,越应该重视。

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有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同时品质又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成就,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年级又是最佳期。对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应该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但是培养健康人格,学会做人必须从养成良好习惯入手。

下面结合平时教育实践,浅谈自己在习惯培养这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从入学开始,从细处入手

一年级同学刚入学时,各种习惯既容易建立,又容易巩固,而不好的习惯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好的习惯,又不易于纠正,而且最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其他学生进行模仿。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在平时教学生活中,要处处留心,细心观察,及时引导学生建立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时时巩固,从而使其成为稳定行为。

二、积少成多,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良好的习惯不可能片刻养成。教师不能只付诸于语言,必须身躬力行,更需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对于入学儿童习惯的培养,必须在入学时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例如入学后,可先让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对老师的命令一定服从的习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出早操,就是一件最頭疼,最费事的事情。今天早晨排好队列,明天出早操又忘记自己的位置。这时就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细心慢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观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所以说对习惯的养成,必须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三、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多方联手,严密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一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的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也就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密切配合,严格要求。因为学生有一段空白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就需要家长及时引导其反复践行,稳步发展,巩固已有习惯。

四、树模引导,建立标兵,争做先进

树立模范,建立标兵对学生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一年级学生,更需要树立一些现实学习生活中,做的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示范。例如:教师每天晨会对昨天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确定今天的要求,传阅好的作业,比比谁得到的小红花多…….。激发学生人人当先进,人人当模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习惯。

总之,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并指导其行动。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从长远意义上,费一时之力,培养孩子享用一生的好习惯。从现在做起,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相信您会有可喜的收获,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早操科任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高校“以人为本”模式下早操制度的理性思考
做早操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早操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做一做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