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级中学孩子学困成因探究与对策分析

2019-03-11陈嫦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关心成因

陈嫦

当前,农村孩子这一特殊群体,家庭教育多半缺失或空白。所以学习相对困难,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在和城市学生竞争中处于下风。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青少年有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多重影响下,农村初级中学出现了一大批学困生。尽管如此,我区对农村初级中学孩子学习困难的成因研究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农村初级中学孩子学困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转化对策是一个非常紧迫且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为了更合理的研究我区农村初级中学孩子学困原因,就需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诊断。为此,我对我区农村初级中学——牌口乡中心学校、欧江岔镇中心学校等八所学校的七到九年级的约2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一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问题重点涉及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认真分析比照、下乡家访以及和任课教师及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了农村初级中学孩子的一些学困成因。

一、农村初级中学孩子学困成因初探

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孩子学困成因最突出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与缺位。我所调查的这些学校,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和父母务农的家庭都有,绝大部分都对子女期望都很高,俗话说: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孩子都交给爷爷奶奶来带,我实地走访出了解到,爷爷奶奶辈的学历大多是小学,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文化水平比其父母还要低。他们根本管不了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溺愛孩子。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有些还和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即便是父母在家的情况,也多半是自娱自乐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监管不力。即便是父母重视孩子学习,也不能正确地辅导学生,条件好的会把孩子丢给培训机构,他们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却又大失所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总认为别的孩子能学好的自己孩子也能学好,无条件提供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精神方面的关心。前不久一位跳楼身亡的高一学生遗书中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不够优秀,不能成为你们理想中的优秀孩子,我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好让你们生二胎……”。很寒心!这样的家长根本忽略了孩子的压力,未能感觉孩子越走越偏,甚至走向了死亡。

二、农村初级中学孩子的教育策略

农村孩子家庭教育薄弱,这是一个社会现象,要引起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与爱护,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一)对外出务工的父母加强引导,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情感关爱”

根据教育学理论,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农村孩子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用不容忽视。要促使外出务工的父母转变错误的观念,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全国已经也有很多地区专门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大开便利之门。所以已经具备条件的父母,应当将孩子接到身边接受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而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父母也应该慎重选择托管的临时监护人,重视孩子的监护权,多创造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交流,加强与孩子沟通,努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学校要加强对农村孩子的教育、引导和监督,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

经调查,当前农村孩子的监护主要是“隔代式”监护和“寄居式”监护,因代理监护人知识的陈旧,精力的不足,生计的忙碌,监护责任不明确等多种因素,监护的结果要么是“管好吃穿不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怕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难管行”,使“农村孩子”处于“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的境地。学校是对农村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学生能否全面、健康发展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虽然现在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工作,2010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不少针对农村教师的国培、省培计划,但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存在经费紧缺、人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现阶段,学校应该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服务农村教育。在学校这块阵地上,通过开展“城乡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凝聚教育,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心胸,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为此,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坚持以“情感关爱”为核心,以“学校”为平台,以“帮扶资助”为载体,大力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力度,全力构建了“学校即为家”的学校教育体系。

(三)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孩子,尽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我们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关心农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各种媒体应该加强对农村孩子的关注,多宣传他们的现状,公布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社会各界对他们的了解,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从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多做贡献。乡镇以及村委会等也应该发挥作用,通过设立校外辅导站等方式,为农村孩子增加能够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的场所。只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农村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在教育实践中,家庭、学校、社会构建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必能保障“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能让我们的农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能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初级中学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要举措。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关心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关心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