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03-11余辉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积极性师生关系评价

余辉华

一、信任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教学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具体做到:(1)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要多关心和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2)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总之,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老师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忘记你是他的老师,而是把你当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取悦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感到有趣和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来丰富课堂教学。

所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是通过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至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数学这门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学科,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非易事,需要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数学课上教师将趣味数学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灵活运用趣味数学创设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在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中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多种感官、多种媒体的作用下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并推广趣味性教学模式在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人们从事任何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产生一种追求,想继续取得成功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就很被动。如果经常给予一些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使他转苦为乐,这就会是他们学习态度转变的开始。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思路,有利于更好的掌握下一知识;评价不得体,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失去信心,对于积极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应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评价。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如“你真棒”“very good”;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如“你思维很敏捷,再想一想?能否说得更完美些。”“很好!你有动脑筋,下次再接再厉”“大家起来帮助他。”等。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从一个方面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这种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而是应该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有达到目标时,教师应当不吝啬表扬,在不同的场合给予鼓励和赞赏;对于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其分析原因,如一张考卷;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失分情况,帮助其分析哪些是他不应该失分的题,哪些是他由于知识掌握缺漏造成的失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其重新建立自信心。对于考试成绩没有达标的同学,我们可以采用“借贷”制,比如某个学生的目标是定90分,结果只考了89分,那么我们可以先“贷”给他1分,但是要求他在下一次考试的时候,除了要达到90分的目标外,还要“还”上1分,这样即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們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对于那些有厌学情绪及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精彩纷呈,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积极性师生关系评价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