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9-03-10谭慧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造思品形式

谭慧洁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有这样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读书要有兴趣,没有兴趣学生是不会投入地读书的。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我把握其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和想象力的关系,知识借助想象力而发展,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先导,由此可见想象对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兴趣;形式;思品;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人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通过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从而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作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论证。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论证体会出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一、培养阅读兴趣

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也看到一个个面带微笑、眼神里透出求知欲望的学生。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老师的时候,会专注地听老师讲课,也非常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務。还有,在课堂上作答,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保持阅读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学习探究的平台,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只会记笔记的机器。

在教学中不免要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我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有什么情绪,都是微笑着、情绪饱满地进入课堂;不管哪个学生有多么的让我生气,也不当着全班学生大发脾气,更不板着脸训斥学生,这样会影响课堂的和谐与阅读思路的流畅性——让学生很压抑地阅读,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有这样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读书要有兴趣,没有兴趣学生是不会投入地读书的。

二、多形式的教学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三、重视思品教育

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我把握其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地震中的父子》一文,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让其感受到亲情的巨大力量;《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融入为真理而勇敢现身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起伟大的理想;又如《落花生》,让学生受到要做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教育;《开国大典》,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为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品德教育基础上抓阅读,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中,达到教学效果。

四、激发创造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和想象力的关系,知识借助想象力而发展,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先导,由此可见想象对知识的重要性。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通过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题,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对“孪生兄弟”。着名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与作者文章的思路连起来,着重把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使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真正读出了感情,真正体会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总结每一次的经验,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教会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等重要。学生学得了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对巩固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而发展成一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关键性的影响的。

参考文献:

[1]李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谈”2011年1月.

[2]袁江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3年10月8日.

[4]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年9月.

猜你喜欢

创造思品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