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9-03-08邵楠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倒数轴对称面积

邵楠

一、层次性原则—体现个别差异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练习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要关注特困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特困生吃得饱,让优生吃得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如:在“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新课练习中,可分解成四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让学生依据倒数的意义去求整数、分数的倒数;第二层次,思考1和0的倒数。第三层次,求小数的倒数。第四个层次,是由学生自己报出数据,然后再请其他同学用口答来求出这个数的倒数。这样学生觉得有趣,课堂气氛也活跃。

案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第一 , 在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马上请学生运用公式,口算其他图形面积。

第二 , 运用得到的公式,帮助小兔解决开课时遇到的“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和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哪块土地的面积大”的数学问题。

第三 ,练习求书签的面积。给学生们每人发一张书签,让学生估算,再量实际的长和宽,强化公式的运用。

二、创设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为此,在作业设计时,我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三、让趣味性的作业,调节学习的心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学习可起到定向、持续和强化的效应,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寓练于乐,练中生趣,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学完扇形统计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以自家的收入为总数,算一算家里的各部分支出所占的百分比,并用学过的统计图来表示。布置这样的练习,学生兴致很高,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四、注重练习设计的方法,体现练习的有效性。

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循渐进的。所以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练习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效地设计练习,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效应”。 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课型不同,练习设计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巩固练习。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新知,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如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后可以补充以下练习:

3÷8= 1.35÷15 = 0.49÷7= 25.5÷3= 7.2÷36=

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小数除以整数的应用,重点突出被除数不够商1,同时在被除数上添上小数点并用0补足。

(2)变式练习。这种练习是指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体现整体性,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题之中,便于学生看到相关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学习梯形的面积后,安排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在新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准备性练习,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點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新授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目的是要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知识技能,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是新授后的必定举措。

猜你喜欢

倒数轴对称面积
《轴对称》巩固练习
面积最少的国家
“轴对称”复习点睛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欣赏图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