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形体与舞蹈训练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2019-03-08谭智慧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谭智慧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文章介绍了提高小学形体与舞蹈训练课程质量的教学方法,包括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训练、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授课方式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形体 舞蹈训练 教学方法

引 言

当今时代,需要的是综合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对于人才的整体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小学中的形体课程与舞蹈训练课程正好迎合了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一种艺术课程,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出良好的体形,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提高。在形体与舞蹈课程出现后,就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好评,为了提高小学形体与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舞蹈形体训练自从开展后,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舞蹈形体训练主要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动作,并引导学进行科学训练。通过舞蹈形体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有效提高,提升其审美能力。此外,通过形体与舞蹈训练,还能让学生的肢体动作更加具有柔韧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学生的动作体态。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形态也严重下降,而在小学中开展形体与舞蹈训练课程,能够强化学生体质,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提高小学形体与舞蹈训练课程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训练

因为每名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形体训练或是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在舞蹈训练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习特征,随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特定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整体训练质量。

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很好,但是在性格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无法沉下心来感受舞蹈中的内涵,并缺少练习的忍耐力,导致学生对于舞蹈动作整体结构的掌握不够熟练,不能达到最为完美的效果。为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耐心,教导学生要勤奋练习。有的学生比较聪明灵敏,学习速度较快,但是这类学生也经常容易出现见异思迁、疏忽大意等问题。为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彻底改善浮躁的问题。同时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的耐性,情绪也较为稳定,但是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却不会灵活变通,性格较为木讷,为此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此外教师在编排动作时也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特点,比如要在性别方面有所侧重,对于男生的训练内容,应该尽量凸显出男生坚强、刚毅的特质,对于女生动作来说,应该尽量突出其刚柔和朝氣之美。同时在制定形体训练内容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遵循形体训练和体育运动的原则与规律,编排出健康的训练动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特点等因素,立足于基本的教学目标,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挖掘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舞蹈训练的喜爱,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先根据芭蕾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训练,随后学习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儿歌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像是根据小螺号或是卖报歌等编制容易的舞蹈,随后带领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边跳边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高年级的学生,要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舞蹈技能,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比如学习一些民族性较强、难度有所提高的舞种,例如蒙古舞、壮族舞蹈、藏族舞蹈等,通过学习民族性较强的舞种,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学习外国一些较为优秀的民间舞种,例如西班牙舞蹈和俄罗斯舞蹈等,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世界各族人民,增加对世界的友爱等。或是学习一些中国民间舞蹈,例如我国比较出名的胶州秧歌、东北秧歌和云南花灯等,能够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我国民间形式多样的舞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三)创新授课方式

因为专业化的舞蹈项目存在较高的难度,因此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减轻舞蹈难度,简化训练形式,比如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条件,将一些舞蹈内容转变成爵士舞或是拉丁操等形式教授给学生。学校也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结合社会力量,促进各个层次教育资源的共享。比如小学形体与舞蹈训练课程可以和高校中的舞蹈艺术专业联系起来,并建立一个实践基地,将各种专业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小学体育课程当中,立足新的教学思路,促进小学舞蹈项目的全面推广。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舞蹈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帮助在学校开展一些特色课程,帮助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开展一些舞蹈相关的活动,比如各种公益性的演出活动、电台的文艺汇演、班级竞赛、舞蹈比赛等。并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表演活动,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参与舞蹈训练还能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让师生之间交流增加,通过各种活动,还能促进舞蹈项目在小学校园中的推广。

结 语

综上所述,形体与舞蹈训练是小学中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课程项目,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能够促进小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也是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形体与舞蹈训练课程的重视,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舞蹈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芸芸.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徐云. 江西省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南昌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