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释义

2019-03-08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蓝田孔融美玉

蓝田生玉

·释义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比喻贤父生贤子,或名门出贤子弟。·出处《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近义词蓝田出玉

·反义词无名小辈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盛产美玉,自古就是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向东南各省的要道之一。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陕西蓝田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有个儿子叫诸葛恪,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很受孙权的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不慌不忙地走到孙权席前,跪下来求他让自己再加上两个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便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众人惊讶不已,孙权也十分高兴,当场就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谁更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孙权要他说出理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侍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蓝田生玉 → 玉惨花愁 → 愁眉苦脸 → 脸红耳赤 → 赤胆忠心 → 心术不正→正身明法 → 法不责众 → 众叛亲离 → 离经叛道 → 道大莫容 → 容光焕发→发政施仁 → 仁浆义粟

诸葛恪虽然只有六岁,但是他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并用自己的智慧为父亲化解了尴尬。历史上,还有不少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个“孔融巧分梨”的故事。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六岁时,一天,伯伯、叔叔、婶婶和六个堂兄妹来家里做客。这时,母亲叫丫鬟端上来一盘梨,盘中放着六个又大又香的鸭梨,母亲叫孔融把鸭梨分给六个堂兄妹吃。孔融正要分梨,却被父亲止住了:“慢!你把梨分给堂兄妹,每个人分一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个,你能分好吗?”孔融的眼珠子急速地转动着,忽然,他拍着小脑瓜儿说:“有办法了!”只见孔融拿起盘中五个梨分别递给五个堂兄妹,盘中就剩下一个梨,可还有一个堂妹没有分到梨。孔融微微一笑,把剩下的一个梨连同盘子一起递给了这个堂妹。

父亲高兴地说:“你分得很对,能不能给大家讲讲,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孔融说:“每人分一个,说明六个堂兄妹都得分着;盘子里还要留一个,可理解为只要有一个梨放在盘子里就行,所以我这样分。”

大家恍然大悟,连夸孔融聪明过人,孔融的父母也开心地笑了。

猜你喜欢

蓝田孔融美玉
孔融让梨
王蓝田性急
我蓝田
郑美玉二三事
不懂就百度
致命来信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茶花泉探景
“孔融不让梨”现象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