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全面提升宗教慈善工作水平

2019-03-06任建亚

慈善 2019年1期
关键词:联会绍兴市救助

任建亚

济贫救苦、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悲喜舍、自利利他”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理之一。开展广泛的公益慈善事业,是新时代推进佛教慈善事业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佛教“慈悲为怀”悠久历史传统的必然。

绍兴市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以下简称慈联会)自2016年12月成立之日起,就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精神,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全方位开展慈善活动。近年来,积极在绍兴市红十字会、绍兴市关工委、绍兴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和机构建立慈善基金,开展系列慈善活动;与市政协开展“爱心同盟”“两服务两助推”等重要公益慈善项目;以及东西部扶贫、四川地震赈灾、希望小学对口捐款、少数民族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海外联谊会爱心公益基金等慈善公益事业。2017年被绍兴市政府授予“绍兴市慈善文化示范基地”,成为绍兴市第二个荣获此荣誉的社会团体。2018年又被绍兴市红十字会评为“红十字博爱功勋单位”。

一、强化认识,引导宗教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引导宗教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宗教界参与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宗教界团体的义务。绍兴市佛教协会会长、炉峰禅寺方丈净芳大和尚,根据上级的精神和当地的实际,2016年倡议成立绍兴市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得到绍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慈联会成立后,在绍兴市民宗局、绍兴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始终坚持“慈悲感恩,弘法人间,造福社会,济世大众”的建会宗旨,通过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引导会员单位和个人,牢固树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做好事、做实事,作为体现“慈悲感恩,弘法人间”的具体行动和崇高理念,使宗教慈善事业走上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道路,为绍兴慈善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完善制度,确保慈善活动规范与专业

万事预则立。慈联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根据国宗局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条件,对慈善活动管理作出规范,确保了慈善活动的规范和专业。

一是依法开展慈善活动。慈聯会把维护国家利益摆在首位,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在法律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决不以慈善活动为名,传播宗教及有损于国家利益行为,不受境外附带政治宗教色彩的资助;坚持独立自主,合理合法吸收会员,规范筹集善款。

二是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对照。在制度建立中,首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内容,然后广泛征求各理事的意见与建议,使各项制度与方案切实符合实际,如全年工作安排、资金运用、财产管理、财务审批等制度,全部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再由理事会通过。同时优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能力与水平,实现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的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目标。

三是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在组织架构和人员方面有专职员工4人,会长净芳大和尚是绍兴市政协委员,秘书长曾担任过浙江慈善义工协会副会长,有事业单位总经理的经历,具备丰富的慈善工作经验和工作基础,政治敏感性较强。在自身建设方面,慈联会十分注重打造专业慈善工作队伍,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慈善工作会议或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目前一支由200多人组成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义工队伍已经形成。慈联会秘书处还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并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每次活动有交流、有总结,为完善工作技能,提高慈善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

四是推进信息公开透明。慈联会成立至今,大小活动累计70多场次,通过一季一报《慈联福报》,及时向市领导、相关部门、理事、爱心人士汇报工作情况。依靠网络线上线下渠道,公开通报情况,把慈善活动的救助对象、救助人员、救助标准在炉峰网站、慈联会微信公众号上公布,既扩大慈联会的影响力,又自觉接受了社会及会员们的监督。

五是规范财务运作机制。规范的财务运作机制,是保障组织正常运作的基础。慈联会严格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明晰财务收支账目,完善财务审批及监督程序,对每笔物资捐赠进出都及时登记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1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出均通过年初理事会集体讨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笔钱支出,必须经过四个程序经办审核。大额财务支出,由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按规定向社会团体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汇报情况,主动接受财务监督,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六是加强慈善档案管理。炉峰禅寺是全国档案5星级单位,慈联会依托炉峰禅寺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慈联会档案,把每次活动后的原始资料整理成册,年底统一归档,已成为工作的习惯。平时建立日常救助手册,对各种活动进行全面登记,保证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同时,避免重复救助,使多年救助者的情况了如指掌,慈联会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与方法,得到全面的介绍和推广。

三、精准救助,打造优良慈善服务品牌

在建章立制、夯实基础的同时,慈联会积极开展助学、助医、助老、助困、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充分发挥佛教界在慈善事业中的补充作用。

一是打造品牌。2017年7月,慈联会在绍兴市慈善总会设立“炉峰慈联·正能量” 专项基金,成为慈联会成立后的第一个专项基金,为慈联会建设品牌项目跨出了第一步。基金旨在帮助、支持并褒奖无私奉献的好人,让“好人有好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2018年5月,慈联会在绍兴市红十字会成立了“炉峰慈联·大病救助”博爱基金,帮助绍兴本地贫困家庭及外来建设者,重点解决突发性重病、慢性重病所带来的大病医疗支出资金困难问题,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解决后顾之忧。2018年9月,与绍兴市关工委联合成立“炉峰慈联·天天向上”奖学基金,目的是帮助鼓励肯吃苦、求上进的贫困学生,营造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发扬“强者自强,善者助人”的处世精神。三大基金品牌的设立与实施,不仅在捐赠人和救助者之间搭建了一座爱心桥梁,推动慈联会工作向更专业方向发展,而且大大提升了慈联会在佛教界和社会上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二是精准救助。助学方面,从学生的爱心午餐到图书捐赠,从百人助学到个人结对,从本地区资助到东西部助学,两年来,慈联会用于教育扶贫善款近320万元,受惠人员近万人。助困方面,从大病急难救助到火灾救助,从环卫工人到养老院,从特困人员到残疾家庭,哪里有困难,慈联会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给予资金、物资、精神上帮助与鼓励。社会公益方面,与绍兴市政协联合开展“爱心同盟”慰问捐赠;与绍兴市红十字会联合进行博爱送万家;与绍兴市环卫集团合作,在寒冷的冬天给环卫工人吃上一口热饭,赠送千人送电饭盒活动;与公安及武警联合,为工作在第一线武警及消防干警送上清凉饮料等。

三是外联合作。慈联会在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帮扶其他有需要的组织和单位。向绍兴市抗癌协会捐赠5万元善款,定向用于协会下属肿瘤康复学校的抗癌心理治疗和特困病人的慰问;向丽水市松阳县象溪镇上海村捐赠20万元善款,专项支持该村生产建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向绍兴两家民间救援队捐赠2部应急救援车,帮助缓解他们在救援中缺少车辆的困境。一系列的帮扶不仅彰显了慈联会的实力,也树立起慈联会“慈联天下,喜舍众生”的公众形象。

猜你喜欢

联会绍兴市救助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对“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微复习教学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浅析救助行为人请求权问题
用“三看识别法”鉴别细胞分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