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民爱物,不杀生

2019-03-06陆镜生

慈善 2019年1期
关键词:天道曾子颜回

陆镜生

“仁民爱物”这句话引自《孟子·尽心上》。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它的意思是: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仁爱它;对于百姓,仁爱却不亲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儒家一代一代的大学者都始终强调人与万物的和谐关系。宋明的理学家对天地极为尊崇,认为“天地万物与吾一体之仁”。宋代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物吾与也”,把天地与人的关系比作生身父母。道家讲得明晰一点。《庄子·齐物论》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也讲“人身是一小天地。”这是说,天地万物跟人是一个整体生命。讲得最清楚的是佛教(佛陀的教育)。《华严经》讲“依正不二。”“正”指人,“依”指人的生活环境,两者是一体。《华严经》也讲“生佛不二。”“生”指众生。众生包括人、动物、植物、矿物、山河大地。众生与佛是一,不是二,换言之,是一体,是平等的。《华严经》也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它的意思是宇宙十一个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即宇宙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大般涅槃经》也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思是众生和佛的本性是一样的。佛经讲整个宇宙是有机体,山河大地也是有机体。佛陀所说的话已被当代科学家所证明。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对水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写了一套四卷本的书《水知道答案》,指出水有见闻觉知。这套书的汉译本已在国内出版。《楞严经》有一个比方,以大海为喻:大海是我,大海起了一个个水泡,你误认为一个水泡是我,把真我忘了。觉悟了,知道水泡一破,即融入大海,即感悟到大海是我,一切众生是我。我们读中华儒释道的经典,再读欧美的文化经典,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知道了宇宙万物与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明白万物没有对立,没有斗争,我们自然而然地会生发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意为不讲条件,即大慈是不讲条件的,因为是万物与我同体。

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宇宙观与本体论的合一。这种形而上学体系生发出极为深刻的有关人生、道德、慈善、治国理政等的学说。人类总是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不断进行追问。人有他的终极目的和个人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既是有限的,又具有超越有限的理念,努力达到人与宇宙万物一体的境界。儒释道谈论“人”,都有宇宙观的意蕴。我们读儒释道的经典,是跟圣贤、佛陀对话,跟宇宙对话,领悟儒释道的学说是对宇宙、人生的理论把握。它不仅揭示宇宙人生真相,而且也规范人的实践。司馬迁要我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道是什么?《周易》讲:“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传》说:乾卦象征天道运行的刚健而永恒,君子应效法天道,自我奋发图强,永不止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象征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取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容载万物。)这体现仁爱品格和献身精神。《易经》讲,圣贤“与天地合其德”,意思是,圣贤能穷究万事万物的始终如一的规律和道理,其德行合于天地。《论语》讲,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矩”是什么?它是天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天对万物无私无求,地对万物也无私无求。我们为人要学天地的无私无求。人类要把天地看作老师,按天地的运行规律来律己,并且以此作为我们的终极理念。

为什么圣贤、佛陀能感悟到宇宙人生真相呢?因为他们都修禅定。定能生慧,而能明白宇宙人生真谛。《庄子·人间世》讲孔子修炼以“心斋”为名的禅定:“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弃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气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气才是虚明无形而能应待宇宙万物;只有达到空明的虚境才能容纳道的聚集。这空明的虚境就是心斋。”)《庄子·大宗师》讲颜回修炼名为“坐忘”的禅定:孔子问颜回何为坐忘?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觉得有强健的肢体,忘失灵敏的听觉和清晰的视力,脱离了身躯并抛弃了世俗的知识,从而跟大道浑然相通为一体。这就是静坐心空、物我两忘的“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而后也。”(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好,顺应变化就没有常态之形。你果真成了贤人啊!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跟从你悟道。)《庄子·达生》中也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精于工艺的匠人名梓庆。他制造的名为鐻的乐器精美无比,见者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功夫,并问他用何手艺。他回答:“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斋戒),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四肢形体也。当是时,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梓庆回答:“我是个做工的人,会有什么高明的技术呢。虽说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鐻前,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日,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得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者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此时,我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外界的扰乱全部消失。然后我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功夫的原因。恐怕也就不出于这一点吧!”)做学问也是这样。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育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老强调“素心”。何为“素心”?它是一种远离世俗名利、心无杂念、妄念、超然物外,专志于学问的精神状态。

在古代,儒释道的学习者不少都坐禅。历代修禅实录中都讲坐禅的境界,讲坐禅到无我的境界时,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时候豁然大悟:原来如此。修行是修“心”。所谓“心清心现月,意空天无云”的诗句是说禅定境界。所谓“静极光通达”是指坐禅到静至极点,智慧之光就会现出,好像水清月现一样。打坐又叫“静虑”。“静”是令妄念不动,“虑”是念虑不起,从而能生定力。打坐也称“思维修”,意为减少妄念,停止心中的波浪,养成定力,久而久之智慧现前,能照见诸法实相,即“一念不生全体现。”

孔子在《论语》中几乎没有谈天道。对鬼神也是“敬而远之”,因为鬼神是天道的事,他也没有谈修禅定的事。孔子认为鬼神是有的,但鬼神与人是两条路。孔子说“天道远,人道迩。”“人道迩”,“迩”是近,这是说教育、政治、经济等是人道的事,不要以鬼神为主。《论语·公治长》里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老师关于文献知识的讲授,我们是能听到的,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是没法听到的。)这说明孔子很少谈论形而上的道体,因为语言文字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或者他的弟子中像颜回、曾子这样悟性高的并且有禅定功夫的甚少。孔子说性和天道,他们会听不懂。所以《论语》大多讲的是道的外用,如仁爱和忠恕这些待人处事和如何做人的事。不过,在《论语》的《里仁》篇和《颜渊》篇中讲“道”了。《里仁》篇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参悟啊!我的学说的核心贯穿一个基本理念。”曾子说:“是。”“是”表示曾子听懂了。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而已。”曾子没有讲孔子说的“道”,而是讲孔子的“道”外用,即忠和恕。)在《颜渊》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里“克己复礼”的“礼”,据佛门的高僧的解释,它不是具体指礼仪、礼节,而是指修行者的禅定功夫达到消除一切杂念、妄念,明心见性,即回归纯净纯善的本性。显然,颜回、曾子做到了。孔子对曾子传道的话和颜回问仁的话,可以说是整个《论语》中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孔子的心法。既然是心法,就不可能用思想去分析,只能去参和悟。孔子跟颜回和曾子可以谈“性”和“天道”,但他跟一般弟子只谈人道。天道和心性之学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仁民爱物等。

孔子谈仁爱,也談治国理政的“仁政”,谈“以民为本”。《礼记·哀公问》:“孔子遂言曰:‘古之为政,……不能爱人,……不能成其身。”(古代从事政治活动,不能爱护人民,人民也是不能成全他的。)孔子讲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而且突破了人本位的框架。仁爱不仅是爱人,而且进而爱物。中国的人文主义跟欧美的人文主义是不同的。自18世纪以来,欧美的理论家提出一种Individualism(个体主义或称个人主义),并成为思潮。欧美的人文主义也由批判神权、提倡人权逐渐发展到强调人类中心主义,与其同时又强调一个人为中心的体系,宣扬个人价值的至高无上,漠视集体、社群,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对动物的疯狂杀戮,乃至强势的人对弱势的人的征服和奴役。欧美的人文主义,说得透彻的话,就是自私自利。今天,这个世界之所以动乱,地球不断发生灾变,物种年复一年地剧减,就是自私自利所感召的。中华古圣先贤主张大同世界,其内蕴是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宇宙万物一律平等,无尊卑之分。人类要自爱,每个人要自尊、自律,也要仁爱天地万物。

西风东渐,个体主义在我们这里也相当流行。个体主义的要害是国家、社会整体意识的淡漠。在我国,个体主义风气的流行的另一原因是人们疏忽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其结果是丧失了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爱心。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和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盛行,也使得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无法控制的贪财心和不可遏制的消费欲使人沦为金钱和商品的奴隶,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失去了人的本真存在。

现代人的贪欲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现在科学技术大发展。人们拿科技来干什么?拿来扩大他们的贪嗔痴,这种贪嗔痴首先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生活上又首先表现在吃喝上。《尚书·周书·洪范》讲“八政”(八项国家大事),第一件是“食”。《汉书·郦食其传》讲“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现代人吃的除了地上长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外,更是大肆食用动物的血肉,包括天上的飞禽、地上的畜类、水里的鱼虾,无穷无尽。人们以人类中心主义看世界,认为恣意屠杀动物是天经地义的事。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模式的普及,食用动物的养殖也工业化了。工业化养殖造成动物的极大痛苦。禽类、家畜的生存条件特别残忍。动物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过分的拥挤导致触目惊心的皮肤溃烂、肿瘤,他们在痛苦、挣扎中度过它们短暂的一生。除非我们不吃肉,否则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和杀戮将永远不会停止。专家们的研究指出,工业化养殖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比如非肉食的饮食,人均需要土地大约1.5亩,而以肉和奶制品为饮食的,人均需要12亩多。又比如,全球大约40%的粮食产量已用做牲畜的喂养饲料。在最富裕的国家,其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其次,工业化养殖导致严峻的环境危机。比如中国养殖场牲畜一年排出废物总量达27亿吨,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水污染源。又比如,工业化养殖造成土壤沙化和空气污染。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国土已变成沙漠;二氧化碳排放量,牲畜占全部温室气体的51%。再其次,工业化养殖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肉类消费的增长使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肥胖症、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比例显著升高。工业化养殖场运到市场的动物大量是染病的,通过食用染病动物使人生病的人兽共患病种已有200种,其中严重的有89种。人们通过食用兽肉而吃进许多兽药。以抗生素为例,我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有一半喂养了动物。而且肉类含有许多种可以致癌的毒素。餐桌上的肉食许多是从养殖场运出来时就已经死了的。中科院专家指出,80%的死鸡被加工端上餐桌。笔者建议读者阅读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由圣海先生著的《向肉食说NO》一书。

圣贤和佛陀都讲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平等的。佛陀进一步讲,人类跟一切动物有着同样的本性,都具有佛性。区别在于迷则为众生,觉则为佛。有一本題名为《物犹如此》(意为动物尚且如此)的书,是清代翰林徐谦所编著。这本书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关于动物的互助友爱、践信救难等感人的见闻辑录成书。书中各篇都以“鉴”为名,诸如恤孤鉴、践信鉴、救难鉴等。“鉴”的意思是希望人类从动物的身上见到它们的本性善,启发我们自己的良知。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为人一世,不能不如畜生。1935年上海道德书局重新印行。次年印光大师再为详加校订,改版重印。他在序中指出,要想挽回战争劫难,应从戒杀放生做起。而在诸多戒杀书籍中,“其感人心而息杀机者,此书可推第一。”在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有《物犹如此》的白话译本出版。此书与弘一大师作诗、丰子恺作画的《护生画集》都值得我们读阅,加深我们对天地万物与我同体的义理的认识,生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从佛教的生命观来看,一切有情(包括人类和动物)并不是一期生命结束后就像人死如灯灭。所谓死亡的只是肉体,而神识(俗称灵魂)是不死的,会随着各自的业力(善业、恶业)因缘,一直在六道中相似相续地轮转着,并且在轮回转世的过程中互为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六亲眷属。六道轮回中的各类生命都有贪生怕死、趋乐避苦,不愿被杀戮、伤害的本能。我们应当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不应取任何有情的血肉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再说,现代医学提供的情况是: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生命的病魔是癌症。而专家们提出的对治方法是:“改变饮食结构,断肉,吃素。”西方国家已经兴起素食主义运动,而大学生是素食主义运动的引领者。

中国古代有不杀生的传统。《汉书》讲,“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对于禽兽,见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杀它们来吃;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愿意去吃它们的肉。所以远离厨房,为的是增长内心的恩义,而且显明人是有仁爱之心的。)古人讲“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细听屠门夜半声。”古人也讲“肉字里边两个人,里面照着外面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众生互相杀戮,互相啖食,便造成血债,刀兵灾劫永无止期。故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自众生不食肉。”天地之间,一切罪业,杀生摆在第一。你吃肉,享受美味,好像给你带来快乐。但这个快乐是假的。这种快乐好比吸毒,打吗啡,过瘾以后,你得不偿失。尝到一点甜头,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损失的是什么?伤身,败德。对于人类整体来说,损失什么?是人类生存危机的不断加重。世间人享乐,那个乐了以后有苦,叫乐极生悲。

我们在人类社会中提倡公平、正义、平等。我们生活在天地间。天道是公正、平等的象征。天道会容忍人类对各种动物残酷杀害吗!倘若人类以外的一切有情联合起来诉讼人类,人类会不会败诉!《汉书》讲“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谐的气氛感召吉祥,邪恶之气会招致灾异。)《贾子》讲“道也者,福之本也;祥也者,福之荣也。无道者,必祸之本;不祥者,必失福之荣矣。”(道义是福的根本,吉祥是福德的荣显。不行道义,一定是遭受祸患的根源;不吉祥,一定是丧失福德的表现。)因果报应是天地的规律。天地万物与我是一生命共同体。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但这是真理,千秋万代的真理。让我们深思啊。

猜你喜欢

天道曾子颜回
早春
天道
得心应手
哪吒失手
颜回偷食
曾子杀猪
漫画
曾子杀人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